1943年,比利时青年罗格尔即将被德军执行绞刑,国王亲自向德军求情,却遭到德军无

青史微言 2025-08-10 22:02:36

1943年,比利时青年罗格尔即将被德军执行绞刑,国王亲自向德军求情,却遭到德军无情拒绝,没想到关键时刻,一名中国女子却挺身而出救下了他! 1943年的比利时,天是灰的,人心也是。纳粹德国的铁蹄踏碎了这里的宁静。一个叫罗格尔的比利时小伙子,因为搞了个破坏德军铁路的“大新闻”,被盖世太保抓了个正着。在当时,这罪过就一个下场:绞刑。 罗格尔一家都快急疯了。要知道,比利时虽然被占领了,但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还在。国王出面为自己的子民求情,这总该有点分量吧?可现实啪啪打脸,占领军司令部那边根本不买账,态度很明确:这人,必须死。 那是什么情景?最高权力机构都碰了一鼻子灰,一个普通人的命,就像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转机来了。带来这个转机的,既不是什么高官显贵,也不是什么武装奇兵,而是一个怀着孕的中国女人。 她叫钱秀玲。 钱秀玲是江苏宜兴人,上世纪20年代末就跑到比利时鲁汶大学读化学博士,是个标准的女学霸。后来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医生,日子过得也算安稳。战争爆发,她没像很多人一样逃离,而是留了下来。 当她从罗格尔家人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也犯嘀咕。一个异国他乡的弱女子,国王都办不成的事,我能行? 但她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秘密武器”。这个武器,就是她与当时德国驻比利时军政府最高长官——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的一段旧识。 说到这个法肯豪森,也不是一般人。他虽然是纳粹德国的将军,但在上世纪30年代,他却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在中国待了四年。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中国人民怀有特殊的感情,甚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尽其所能保护了一些平民。 钱秀玲的堂兄钱卓伦将军,正是法肯豪森在国民党军队里的同事和好友。钱秀玲早年和这位德国将军有过几面之缘。 钱秀玲决定赌一把。她挺着大肚子,先是给法肯豪森写了一封信,信里没提什么大道理,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大概是这么说的:“将军,您在中国时曾为正义和人道奔走,难道今天在欧洲,您就不能再展现一次您的品格和人性光辉吗?” 信寄出去了,没回音。钱秀玲一咬牙,决定亲自跑一趟龙潭虎穴——位于布鲁塞尔的德军司令部。 一个中国孕妇,闯进戒备森严的纳粹大本营,这画面想想都让人捏把汗。法肯豪森最终见了她。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聊了什么,但结果是,死刑判决被撤销,罗格尔被改判为劳役。 一条命,就这么被一个中国女人从鬼门关前给拽了回来。 后来,在一个叫埃科西讷的小镇,德军因为抵抗活动要枪杀96名比利时人质。又是钱秀玲,再次找到了法肯豪森。这一次,将军面临的压力更大,但他最终还是被钱秀玲的勇气和执着打动,释放了所有人质。 前前后后,钱秀玲从纳粹的枪口下救了近百名比利时人。战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埃科西讷市中心的一条路,至今仍以她的名字命名——“钱秀玲女士之路”。 把镜头拉回到今天,几年前的2021年8月,一位世界级的重要人物去世了,他的名字叫雅克罗格。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 没错,他就是当年那个被钱秀玲救下的比利时青年罗格尔的儿子。 如果不是钱秀玲当年的挺身而出,就不会有后来的雅克罗格,更不会有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奥运大家庭掌门人。 你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个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奥运会开幕的白发老人吗?那就是雅克罗格。 这简直就是命运的轮回。一个中国女人,在最黑暗的年代,出于最纯粹的人道主义,救下了一个比利时人的性命。半个多世纪后,这个比利时人的儿子,站在了中国最辉煌的舞台中央,见证并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圆梦时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报恩”,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钱秀玲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好人”模板。它告诉我们几件特别实在的事儿:第一,善良和勇气,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硬通货。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连接,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第三,别小看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能量如今,我们纪念钱秀玲,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的恩情,而是为了汲取一份面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0 阅读:0
青史微言

青史微言

以微小视角解读宏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