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企业家到朝鲜考察,参观英雄雕像时看到其中一尊雕像与她熟悉的老干部非常

如梦菲记 2025-08-11 12:18:08

1997年一企业家到朝鲜考察,参观英雄雕像时看到其中一尊雕像与她熟悉的老干部非常像,再一看雕像底座上铭文: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和“鹫峰阻击英雄”荣誉称号……企业家忽然猛拍一下大腿:这不就是老沈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夏,浙江上虞的企业家蒋梦兰赴朝鲜考察,参观了朝鲜国家军事博物馆,在铜像长廊,她走过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熟悉的志愿军英雄雕像。   这些铜像静静伫立,默默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当她走到拐角时,忽然停住了脚步,眼前的雕像竟让她产生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那尊戴着棉帽的志愿军战士铜像,眉眼神态和她认识的一位老干部如出一辙。   她凑近雕像,看到雕像底座上赫然刻着:“沈树根,浙江诸暨人,志愿军第20军60师179团8连三排长,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和‘鹫峰阻击英雄’荣誉称号。”   她猛地一拍大腿,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问:这不就是沈树根吗?   回到上虞后,蒋梦兰忍不住带着照片去找沈树根,想弄明白这背后的故事,沈树根已经年过古稀,精神矍铄,面容依旧坚毅,当他看到照片上的雕像时,手指不自觉地颤抖了。   眼眶渐渐湿润,回忆涌上心头,他平静地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回到上虞后,就告诉家人,不能依赖过去的功劳,要从头做起。”   这个沉默寡言的老人,曾经是战场上的英雄,屡次拼死搏杀,却从未对外张扬过自己辉煌的过去。   沈树根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贫困的家庭,17岁便加入新四军,跟随哥哥参与了与日军的激烈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参与了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1951年,沈树根被调往朝鲜战场,参与了朝鲜战争,当时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已经结束,而沈树根所在的部队由于到达较晚,几乎错过了战斗的高潮,迎接他们的是一次异常艰难的任务。   6月22日,沈树根带领34名战士,接到命令,要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坚守鹫峰制高点,这座海拔922米的高地,是美军的必经之路,控制了鹫峰就意味着能掌控整条战略要道。   天色已晚,暴雨如注,沈树根判断:敌人此时必定放松警惕,正是他们行动的最佳时机,在暴雨中,沈树根带领战士们踏上了前往山顶的艰难行程。   泥泞的山路让每个人都走得十分艰难,裤腿被泥浆缠绕,鞋子深陷泥土,脚步艰难,尽管如此,战士们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咬牙坚持,几经跌倒又站起,终于在凌晨时分摸到了山顶。   上山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敌人,但沈树根知道,美军正在集结,很快便会发起进攻。   到达山顶后,沈树根迅速指挥战士们构筑工事,布置好防御阵地,当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山下美军的阵地时,他清楚地看到美军的进攻即将来临。   战斗一触即发,沈树根立即决定采取“分散兵力、集中火力”的战术,他指挥战士们分散在山脊上,隐蔽在石缝中,打击敌人指挥官和重要目标。   第二天,美军的炮火如预期般密集袭来,敌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沈树根指挥着战士们顽强反击,第一波进攻很快就被击退,但美军步步紧逼,一波接一波的攻击接踵而至,战斗越来越惨烈。   沈树根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机动灵活的战术,把敌人一波又一波地打退,尽管双方兵力悬殊,沈树根和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到了最后。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敌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沈树根多次调动各班火力,打退敌人的进攻,然而,随着敌军的不断增援,阵地的失守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沈树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带领部分战士进行突围,敌人已将山脚包围,山顶成了孤岛,沈树根决定分成三组,一边掩护撤退,一边与敌人展开反击。   在突围的过程中,八班长廖九为了保护战友,拉响了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沈树根的心情非常沉痛,他知道没有这些英勇的牺牲,他们无法顺利突围。   最终,沈树根和剩余的战士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完成了任务,这场战斗以仅有两人牺牲的代价,成功击退了美军的大规模进攻,歼敌356人,沈树根个人战绩惊人。   事后,他和他的战士们因出色的表现荣获“特等功”,沈树根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和“鹫峰阻击英雄”荣誉称号。   沈树根回国后,被接见并参加了国庆阅兵,他的英雄事迹并未得到广泛宣传,直到蒋梦兰偶然发现并揭开这段历史,沈树根的英雄身份才为更多人所知。   沈树根没有因为过去的光辉岁月而骄傲,他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默默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捐款帮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关心老党员的生活。   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却依然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直到他离世,他的事迹仍然被人们铭记在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新闻——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去世 朝鲜有他纪念铜像

0 阅读:4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