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船事件是大国海军的必经之路…… 想当年大英帝国海军进入鼎盛的时候,曾经出过非常惨烈的撞船事件。 1893年6月22日,作为英国地中海舰队旗舰维多利亚号战列舰,带领着7艘战列舰,3艘一级装甲巡洋舰和2艘轻巡洋舰,从贝鲁特港起锚,开始了又一次的训练。 旗舰“维多利亚”号是1890年才下水的战列舰,排水最11000吨,舰船有两座当时最大口径的巨炮,406毫米舰炮。因此,它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到中午时,舰队接到地中海舰队司令特赖恩的命令,前往特里波利港停泊。到这时为止一切似乎都好,不值更的水兵们开始了各自的休闲时光,军官也开始讨论起远游或狩猎。 可能是感到舰队人员太过轻松,亦或者是想对舰队提出更严格的机动练习,舰队司令特赖恩再次下令,以维多利亚号及坎伯当号为首分为两个纵队,间隔6链(1链等于185.2米),在编队完成变阵后,两纵队同时向内转向。当即就有军官提出维多利亚号和坎伯当号两舰距离太近,无法满足两舰同时转向,并建议纵队间隔拉开到8链,这得到了舰队司令官特赖恩的同意。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舰队司令官特赖恩招来了自己的传令副官,将命令再次变为了6链。虽然维多利亚的舰长、舰队导航官等军官多次提醒特赖恩,但特赖恩不为所动,任然坚持6链不动。最终维多利亚的舰长、舰队导航官、舰队副司令以及坎伯当的舰长等军官,屈从于舰队司令的威严,开始执行这个疯狂而诡异的危险命令。 于是两艘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战列舰开始了碰撞的旅程,维多利亚号上的指挥官们近乎无助的看着这个过程。 维多利亚号的舰长还想最后挣扎一下,他提出,必须得到书面命令…… 特赖恩将军丝毫不为所动的立刻满足了这个舰长的要求。 舰长绝问的询问身边的军官们,现在我该怎么做?你们在我这个位置上怎么办? 大家一起无奈的摇头,军令如山,执行命令,这是唯一的选择! 最后时分,“坎博当”号发出信号:“你舰挡我航线,请躲避”的信号。“坎博当”号舰长想把抗军令的罪名留给对方。而“维多利亚”号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于是两位舰长就只能这么绝望的看着两条巨型战列舰迅速的奔向相撞的终点,他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让舰员提前放下救生艇。 在最后相撞的几分钟内,他们唯一能发出的命令就是全速倒车!! 但是巨大的惯性之下,倒车带来的制动力是微不足道的…… 因为坎伯当号的转向半径小于维多利亚号,所以最后坎伯当号的舰首直直的插进了维多利亚号的侧舷,而当时的战列舰考虑到冲撞战术,他们在水线下的部分都还专门有一个用于最后时分冲撞的巨大加固过的钢铁撞角。 那就毫不意外,坎伯当号直接把维多利亚的侧弦装甲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几千吨的海水瞬间涌入…… 而两舰为了进行规避而进行的倒伡行为,进一步加大了维多利亚号的受损,使得维多利亚号在碰撞发生10分钟后,笔直地扎进了海里。 在维多利亚号沉没地这个过程中,舰队司令官特赖恩看上去倒是非常的镇静,独自呆在海图室内,手扶着栏杆,努力保持着站立,随舰一起消失在大海上,再也没人知道特赖恩当时究竟想的是什么了。 这次事故中,包括舰队司令特赖恩中将、舰队总财务官、舰队总工程师等高级军官在内的358人遇难,而随舰遇难的还有数量不详的中国洗衣工。 相撞的两个舰长活了下来,迎接他们的是繁琐而漫长的调查,最后法庭做如下的判决:两位舰长忠实地执行了命令,并在事故发生前后正确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法庭不能对忠实执行命令并正确履行职责之人进行有罪认定。
进入工业时代就没有百年海军的说法,只要有钢铁,二三十年就能打造出一支纵横四海的舰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