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两句本田和非双:
从16岁拿驾照到现在,刚好骑了15年摩托车。
在这些年里,身边一直萦绕着各种关于本田摩托车的神话。虽然我主观更偏爱雅马哈和KTM,以及铃木的一些车,但客观来讲,这些年接触到的本田摩托(没骑过火刃),没有任何一款能做到骑完难忘、或是留下深刻好印象的,包括之前骑的老款DCT版本非双。
我一直感觉本田摩托车产品调性,很像汽车里的丰田,均衡、好用、皮实、但工具味很足,对于一台玩乐定位的机械来说,甚至有点过于平淡,而且不少车的驾控感受和换挡脚感我是很失望的。
以至于在老炮儿们日常吹本田的时候,我坚定认为有不少过度神化这个品牌的成分在里面,第一个让我出现改观的车,或者说深刻品尝到本田精髓的,就是朋友这个MT的非双。
不同于我接触到的其它冷淡本田,这是一台明显有着鲜明个性色彩的产品。操控完全不同于稳重且擅长公路的宝马,也没KTM那么暴力、骑着那么让人极速兴奋,但就是哪哪都恰到好处,工业之美,并且异常的轻盈自信。
如果说宝马和KTM骑完你会感觉这车牛逼,那非双就是一台能完全融入你的车,让你骑完觉得自己厉害,而车存在感并不强。强的是驾驶信心,绝对的充足,车架反馈绝对的自然,我相信大部分人上车,都能很快找到舒适顺滑的骑行节奏。
哪怕是原地上车立车,都能明显感受到完全不同于这个级别其他对手的超低重心感。
无论是摩托还是汽车,优秀的产品就是可以做到让你初尝时就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然后吸引你研究、探索、驾驶、最后促成购买。这背后一定是多年产品研发经验、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多年累积的共同成果。
试车玩车到现在,我发现很多成熟产品的优秀感受,是无法用量化数据体现出来的,但只要你吃过见过,一上手就能明显感觉到。
与之相反的,是现在市场中很多的配置表战神、“高级结构”战神、用料战神等等,表面看着都贼牛逼,车一上手知道只是供应商牛逼,主机厂工程干的很青涩,好硬件攒一块了而已,相互不“通信”也不配合,最终结果依旧是不行。
神奇的是我们的市场里,对这类产品包容度还奇高,因为绝大多数人开不出来更不追求这些,所以车可以不好开,但卖的很好。我还是期望着我们的企业要有更高的追求,继续努力做出更多高于国际行业标准的产品。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时不时出现一些充满机械魅力的产品,无论能源形式。
纯闲聊,瞎写,感谢看到这的朋友。凯文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