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养生说:肝脾不和怎么办? 很多朋友都会有胃胀、胃痛的情况,医生号号脉、看看

程氏 2025-08-11 19:16:11

程凯养生说:肝脾不和怎么办? 很多朋友都会有胃胀、胃痛的情况,医生号号脉、看看舌苔说是肝脾不和,肝脾不和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证型。 中医学中,脾主升清,把好的东西升起来,胃主降浊,把垃圾的东西排出去,这过程当中就有气机的运转了,就需要有升降。因此,肝调畅气机就对它进行了一个管理的作用,能够帮助或者管理脾发挥更好的升清的作用,以及脾搭配着胃,让它更好的能够降浊。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也可以理解,肝主疏泄是指的身体的横膈。中医学所说的肝藏血,就是肝脏解剖学当中肝脏的功能,肝又主疏泄,疏泄就是调整人体的膈肌,膈一调控,人体胸腔的压力和腹腔的压力自然就能够达到平衡和调节,于是,腹腔之内的脏器,特别是以胃肠道为主的脏器的节律就能够正常,就能够正常发挥它的生理的功能。所以,横膈非常的重要,而肝脏器解剖学当中有多条韧带,直接连属于横膈。所以,中医学当中所说的肝,既有解剖学肝脏的藏血的概念,又有对横膈膈肌的调控的能力和作用,这就是疏泄的功能。 脾主运化,脾指的就是前腹壁,包括肌肉和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的筋膜层,这一层的结构对人体的内脏的产生保护和挤压的作用,它恰恰是附着在肋弓的位置,和横膈两者交界共同附着在此,一个在内,一个在外。脾附着在肋弓之外,膈在肋弓之内,两者交界于此,功能就联系在一起了。 这就是通过现代医学解剖的角度,来认识传统医学当中脾的一部分概念。 所以,在生理状态下,肝对脾就不能过度的管理,如果过度管理了,叫肝木乘脾土。什么时候会管的太严格,就是生气的时候、肝气郁结的时候,肝脾不和出现胃胀、胃痛、胁痛这些症状的时候,往往人都会有一些情志不舒,而且时间比较长了,长期的抑郁情志不舒就导致肝郁的状态,肝郁的状态就乘了脾,导致对脾的遏制。 曾经我看过一个接近80岁的老太太,胃胀,胃疼,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她的脉有个典型的特点,左手的脉非常的亢进,右手的脉沉弱无力,左手脉是弦脉,而且跳的还很明显,弦脉是肝郁的一种典型特征。 然后我说:“您胃痛胃胀是气出来的,叫肝郁脾虚,肝木乘脾土。所以,平时心情好一点,心结解开了,胃痛、胃胀了自然就会缓解。” 别以为肝脾不和,只有这一种情况,最近又有一位60多岁的女性朋友,同样胃胀、胃痛、打嗝,这样的情况很多年了,家里没什么事,也没有人气她,她是幼年开始脾胃就比较虚寒,怕凉吃什么东西都比较难消化,这属于脾胃虚弱的类型。 对比这两位患者的舌象,有明显的不同。前者舌苔厚腻,而且是燥的苔,舌头两侧虽然是淡红,但是红色在两侧,这代表肝阴不足、肝阳偏旺的状态。总之,是肝郁在侧,然后中间的是脾,脾还出现转运功能下降,痰阻的现象。后者舌体比较胖大,舌头比较淡白,这是一个脾虚舌。 肝郁脾虚与脾虚肝郁虽同属肝脾不和,但病机不一样:前者是肝郁导致的痰阻,主要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后者脾虚而肝郁,以健脾为主,疏肝为辅。 不同的类型,采用的穴位自我保健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的肝脾不和,以疏肝为主,刺激的部位在胁肋部,叫擦胁肋的方法,这样会刺激到几个关键的穴位,如期门穴、日月穴。期门是肝的募穴、日月是胆的募穴,再加上下面还有一个脾经的穴位叫腹哀。把手掌放在穴位上,在肋弓的下缘来回擦摩,就一定会刺激到这几个穴位。 如果您的肝脾不和,以脾胃虚弱为主,脾虚而肝郁,要以健脾为主,推荐大家一个健脾最重要的穴位叫做章门。 章门是脾的募穴,找到第十一肋软骨头的章门,将拇指放到此位置,拇指点在十一肋的肋软骨头上,其余四指放到腰的侧面,然后做手叉腰的姿势左边捏一下,右边捏一下,交替进行,可以帮助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胃胀、恶心、嗳气的症状。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