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180师代政委被俘,在敌人的折磨下,他瘦了40多斤,谁知,好不

靖江的过去 2025-08-11 19:18:16

1952年,志愿军180师代政委被俘,在敌人的折磨下,他瘦了40多斤,谁知,好不容易熬到回国,却被开除党籍和军籍! 这段从被俘到归国的经历,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波折。 1953 年 9 月 2 日,鸭绿江边的安东口岸,气氛很特别。归国战俘的队伍,在警戒线后面慢慢挪动。 人群里,有个人特别扎眼。那是吴成德,瘦得都脱了相,军装套在身上,空荡荡的,像挂在骨架上。左脸的伤疤,在太阳底下泛着青紫色。 工作人员过来核对身份,他突然抓住人家的手。声音哑得厉害,却透着股子坚定:“同志,我是 180 师代政委吴成德,我没叛变!” 1951 年 5 月 21 日,180 师接到命令,要掩护主力后撤,得在阻击的地方挡住敌人 3 到 5 天。 5 月 24 日深夜,北汉江边,180 师突围的部队已经断粮三天了。吴成德正用刺刀,一点点割开最后一块压缩饼干。 远处,美军坦克的轰鸣声一阵接一阵传来。警卫员小李突然喊:“政委,那边有动静!” 30 米外的灌木丛里,几十个伤员互相搀着,慢慢走了出来。他们的绷带,早就被脓血浸透了。有的实在撑不住,就用树枝当拐杖。 一个断了左臂的战士,“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说:“师长,我们走不动了,你们走吧。” 吴成德蹲下身,用刺刀挑开那名伤员的绷带。一股腐肉的臭味,直往鼻子里钻。 他猛地站起来,扯开军装领口,露出胸口的伤疤,大声说:“我 1937 年就参加八路军,从山西一路打到朝鲜,啥时候丢下过战友!” 当时,师部已经决定分散突围。吴成德骑着马,检查突围的情况。路过一个山沟,听见有伤员在喊。 他赶紧叫来电报员和团长安置伤员,就因为这,跟师部失去了联系。 等他到了一个山口,借着敌人探照灯的光,看见 300 多名伤员挤在一块儿。战士们瞧见他,都围过来问能不能突围。 吴成德心里清楚,这时候要是接着追,肯定能赶上师部。可看着战士们那盼着活下去的眼神,他实在不忍心走。 他翻身下马,为了让大家安心,掏出枪打死了坐骑,高声说:“同志们,我跟大家在一起!” 之后,他把伤员分成每组 40 人,每组都安排干部带着,互相扶着,开始突围。 突围陷入困境,吴成德带着 300 多伤员在三七线山林展开 14 个月游击战。十人一组昼伏夜出,雪地里遇美军巡逻队便伏身不动,他冻硬的手指在雪上画着作战图:“多活一天,就是祖国多份希望!” 1952 年 3 月雨夜,伤员高烧,他摸黑找药时摔断右腿,膝盖骨外露仍喊:“先送药!” 队伍人渐少、环境愈差,他始终打气,咬牙与敌周旋。 1952 年 7 月,美军搜山发现右腿生蛆的吴成德,警卫员和炊事员攥着磨尖的筷子守着。美军冲进来时,他撞向军官,混乱中警卫员拉响手榴弹,只剩昏迷的他。 战俘营里,审讯官递威士忌诱降:“说部署,让你当将军。” 他将杯子砸过去:“老子当县长时就见过你这种洋鬼子!” 电刑、水刑加身,他始终不语,还带战友唱《国际歌》和国歌,吓住美军看守。 战俘营的日子终有尽头,可回国后的生活,对吴成德来说又是一场考验。 1953 年停战,吴成德归国后接受审查。1954 年第三次审查,组长问:“为何不自杀?” 他露着烂腿:“我要证明 180 师没孬种!” 最终仍被开除党籍、军籍。 到大洼农场当副场长,他天不亮下地,用抚恤金给小学买油印机,自己穿旧胶鞋。暴雨冲垮堤坝,他拄拐跳进洪水指挥,场长感慨:“老吴比在朝鲜时还硬朗!” 不公中,他的踏实赢得认可。 1982 年 3 月的一个清晨,吴成德正在菜地里施肥。场部的通讯员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喊:“吴场长,北京来文件了!” 吴成德手都抖了,打开那份《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老花镜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 老伴捡起文件,看到 “恢复党籍,按老红军待遇” 这几个字,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平反之后,吴成德经常坐在农场的老槐树下,给孩子们讲朝鲜战场上的事。 他会特意撩起裤腿,指着伤疤说:“这是美军子弹打的,这是被叛徒出卖后遭的罪。” 1996 年,他快不行了。临终前,把省吃俭用攒下的 4 万元交给老伴,说:“替我捐给希望工程,就说这是一个老党员最后的党费。” 吴成德这一辈子,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被俘的磨难,回国后的不公,还有最后的平反。 就算在最难的时候,他也没丢了信念。他身上那股子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的劲儿,值得所有人记住。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来人。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