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16岁挖矿少年:初中辍学,2次倾家荡产!今把充电宝卖进美国:1小时收14元,华尔街懵了 1989年的江西七宝山矿场,16岁的潘良春肩上的血痂混着矿渣,一蹭就钻心地疼。30公斤的矿车压得他每天要弓着腰走1公里上坡路,手上的水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一天8块钱的工钱刚够买几个冷馒头。 那年除夕,他缩在漏风的工棚里算账,笔杆划得纸沙沙响:干满一年,不仅没攒下钱,反倒倒欠37块,连回福建老家的火车票都得跟工友借。“当时就觉得,命比矿车轮胎还沉。” 他啐掉嘴里的矿渣,压根想不到36年后,纽约时代广场的金发白领会抢着扫他的充电宝,1小时2美元(14元)的租金付得眼皮都不眨。 命运给的第一次教训来得猝不及防。1995年,22岁的他东拼西凑借了15万,在福州开起大哥大皮套厂。一个皮套卖50块,俩月就回本,钱来得太容易,人就飘了。 他带着兄弟夜夜泡舞厅,“那时候喝茅台跟喝自来水似的”,结果客户欠的货款收不回,创始团队的心散了,厂子最后贱卖时,仓库里只剩堆真皮边角料,连本金都没还清。 1998年,不服输的他揣着哥哥给的50万再创业,开手机店从青海铺到内蒙,巅峰时一个月能卖1万台诺基亚。“那会儿膨胀到租奔驰下乡巡店,觉得自己成大人物了。” 可管理压根没跟上:店员卷着当日营收跑路,仓库里的手机丢了大半,最后贴转让告示时,连甘肃门店的卷帘门钥匙都找不齐,第二次创业又栽了个结实的跟头。 摔疼了但没垮。2005年,32岁的潘良春放下身段进了福建飞毛腿电池厂,从流水线工人做起。别人嫌采购岗琐碎,他盯着原材料价格记了满满两本账; 品控岗别人应付检查,他蹲在车间学电芯温差测试,连山寨电池往仓里灌水泥增重的“土招”都摸得门清。 “这些实打实的经验,比MBA教材管用多了。”他咧嘴笑时,还能看到被铅锌矿熏黑的牙根。 转机藏在2007年的电视屏幕里。当乔布斯举着不可拆卸电池的iPhone时,全厂技术员都在骂“反人类”,潘良春却猛地拍大腿:“移动电源要成救命稻草!”他连夜做了200个样品跑渠道,结果被怼:“谁会带块砖头出门?” 可他没放弃,2008年拉着几个老同事在深圳创办倍斯特,硬是等来了智能手机普及的风口。 靠着互联网红利,团队12个人第一年就在淘宝、京东卖了8000多万,第二年突破1.2亿,连续两年坐稳电商平台类目TOP1。 但他没止步,2017年共享充电宝混战,同行都在搞“慢充陷阱”——5000毫安充1小时收4块,巴不得用户充到天荒地老。 某品牌总监酒局上的狂言被他记在小本上:“充越久越赚!” 潘良春偏反着来,砸出8000毫安快充宝,半小时就能充满。“用户爽了才会常来,这才是长久生意。” 银泰商场负责人当场拍板:“铺!客诉率降了40%。”同行骂他“行业叛徒”,可日本永旺超市的订单已经悄悄塞满了他的邮箱。 真正的爆发在海外。2021年合作品牌资金链断裂,1亿账款收不回,供应商催款、高管辞职,股东劝他关门,“那会儿真觉得到了绝境,差点想不开”。 但他咬着牙开员工大会:“信我的留下,工资晚两月发;想走的,我不怪你。”转身就带着团队优化供应链,把共享充电宝直接铺进商场。 如今他的“倍斯特”(BEST)在纽约成了“意外网红”,老美念成“BEAST(野兽)”,反倒成了卖点。 一组让他半夜笑醒的数据摆在桌上:美国市场回本只要28天,国内得90天;设备故障率仅0.3%,远低于行业2.1%的平均水平。 华尔街投行在报告里直称中国充电宝是“成本屠夫”,可潘良春心里清楚,哪有什么“屠夫”,不过是把细节抠到极致——深圳工厂里,采购老陈举着螺丝钉吼:“东莞陈家的货贵1厘,但断裂承重多3公斤!”他的规矩从来没变:“一颗螺丝都要卷死同行。” 从矿坑少年到让华尔街侧目的“充电宝大王”,52岁的潘良春如今年销5亿,一半订单来自海外。 他常说:“两次破产教会我,钱来得快不算本事,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才是真功夫。”那些在矿场磨出的茧子,终究成了他握住时代机遇的底气。
这位眼神呆滞,表情木讷,手持大丽花的小女孩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精神病人”。从小她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