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变卦,改到10月底,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与大多数国家的贸易谈判。 贝森特8月10日的表态很有意思。他说要在10月底前完成与大多数国家的贸易谈判。注意这个"大多数",说明美国心里也没底,知道不可能跟所有国家都谈妥。 美国为啥老是变卦?说白了就是谈不下来。各国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都有意见,谁也不想当冤大头。美国想通过关税威胁逼迫其他国家让步,结果发现这招不太好使了。 7月9日的截止日期过了,啥也没谈成。美国只好把日期推到9月1日。可8月7日新关税都生效了,谈判还在扯皮。这就尴尬了,一边收着关税,一边还说要谈判,这不是耍流氓吗? 现在又改到10月底,美国的算盘打得精。10月底正好是美国中期选举前夕,贝森特想在选举前搞出点成绩来给选民看。可问题是,其他国家凭啥配合您的选举时间表? 欧盟那边早就看穿了美国的把戏。欧盟贸易专员多姆布罗夫斯基斯直接表示,欧洲不会在压力下屈服。德国和法国更是联手抵制,他们知道美国就是在虚张声势。 日本的态度也很微妙。表面上配合美国,私底下却在寻求其他出路。日本正在加快与东盟、澳大利亚的贸易谈判,想要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中国这边更是稳如泰山。商务部发言人已经多次表态,中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贸易霸凌。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美国的关税威胁对中国影响有限。 美国企业界对政府的做法也很不满。美国商会公开批评说,频繁改变谈判日期会损害美国的信誉。很多美国企业已经因为关税政策遭受损失,他们需要的是稳定的贸易环境,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谈判。 贝森特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关税推高了商品价格,老百姓怨声载道。他想通过谈判降低一些关税,缓解通胀压力,但又不想显得太软弱。 更麻烦的是,美国国会内部也有分歧。共和党内的保守派坚持要对中国强硬,温和派则担心贸易战会拖累经济。民主党则在一旁看热闹,等着共和党出丑。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正在下降。墨西哥、加拿大这些邻国都在抱怨,说美国说话不算数。连英国这个铁杆盟友都开始质疑美国的可靠性。 10月底这个新日期能不能守住,谁也说不准。按照美国政府的尿性,到时候再改也不奇怪。贝森特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比如谈判进展顺利需要更多时间,或者某些国家不配合需要施压。 其他国家也学聪明了。大家都在拖时间,看看美国到底想干什么。反正美国自己都没想好,何必急着表态呢? 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对此也是一片质疑声。《华尔街日报》直接批评说,政府的贸易政策缺乏连贯性。《纽约时报》则指出,频繁改变日期会削弱美国的谈判地位。 美国的盟友们也在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韩国正在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澳大利亚也在寻求市场多元化。大家都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贝森特的处境确实尴尬。他既要满足国内的政治需求,又要应对国际压力。结果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美国商界领袖们私下抱怨,政府的贸易政策就像过山车,忽上忽下让人无所适从。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减少对贸易政策的依赖。 这次改期到10月底,很可能又是一次拖延战术。美国希望通过时间压力迫使其他国家让步,但这种老套路已经不太管用了。 全球贸易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想要维持霸权地位,但实力已经不允许了。其他国家都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构建新的贸易网络。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与其看美国脸色,不如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 美国的关税大棒挥舞了这么久,效果却很有限。贸易逆差没有明显改善,制造业回流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反倒是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生活成本。 10月底能不能真的完成谈判,恐怕贝森特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的贸易霸权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世界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贸易规则,而不是美国的单边主义。
被美国羞辱最严重的五个国家这里面说的国家,既指单个主权国家,也指国家集团。最近
【2评论】【3点赞】
行者
本意来个突击,收割一轮。结果玩脱了,变成了持久战。预计特朗普任期结束,全部贸易谈判估计都还没签完字生效呢。生生把自己拖进了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