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年,关中地区陷入严重饥荒,然而,好不容易送到的救济粮,20%的老百姓,因吃得太饱,撑死了。
连年饥荒,粮仓见底,禁军和百姓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连长安城里都难寻醉汉,军中的将士都直接抱怨:“把我们拘在军中却不给粮,这跟要我们当罪人陪葬没两样!”
一时间,怨言四起,面对如此凄惨的局面,德宗李适急得团团转。他生怕军队哗变,自己的皇位不仅保不住,甚至自己的命都悬在了刀尖上。
然而,这个时候救星出现了,那就是镇海军节度使韩滉,他不像各地藩镇心思活络,要不就是观望,要不就是藏了私心想造反,他是一直老老实实听皇帝的话,在江东管着十五个州,按时给朝廷送粮食、贡品,从不多想。
于是,李泌便向德宗开口:“如今关中大旱,蝗虫成灾,一斗米贵得要上千钱,老百姓都快饿死了,可江东丰收,粮食多得是。要是您信了我的话,让韩滉赶紧运粮来,既能救京城百姓的命,又能堵住那些说闲话的嘴,您看如何呢?”
德宗大喜,立刻下旨,让韩滉的儿子韩皋回家探亲,还当面赏了件绯衣。
韩皋回到家后,把皇帝的关心和恩赐,都跟韩滉说了,韩滉听后,赶忙跑到江边,自己背了一斛米,给将士们带头,士兵们一看这架势,也纷纷抢着帮忙运粮。
为了不耽误时间,韩滉跟儿子说:“你可别耽误事,5天内必须到京城。”
百万斛粮食运到京城后,德宗激动地对太子说:“咱们父子俩这次可算活下来了!”从那以后,其他藩镇一看韩滉这么忠心,也都跟着往京城送粮食,京城的饥荒慢慢缓解了,街上也有了醉汉的身影。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因为有的人饿太久了,竟然吃的毫无节制,反而撑死了。而且据记载,撑死的人有五分之一,不得不说,有些事,过犹不及,还是要适可而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