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冬,有个文人看到一个乞丐,力大无穷,便给对方20两银子,让其去参军。多年后,乞丐找到文人后,将富商锁进了房中。
那乞丐名叫吴六奇,本是广东潮州富户子弟。
但是因为嗜赌最终败光家产,流落江南沦为乞丐。
这天,查伊璜披着貂裘大衣出门时,路过城隍庙,发现角落里缩着个乞丐。
那乞丐破棉袄里塞着干草,正徒手掰着冻硬的馒头,指节发力时竟能听见骨头摩擦的脆响,这奇特的景象让查伊璜停下了脚步。
查伊璜走近了才发现,这乞丐虽面黄肌瘦却身形魁梧。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竟将庙里用来镇门的石狮子挪到了避风处当靠背。
要说那石狮子少说也有三百斤重,寻常壮汉三人合力都未必挪动,这乞丐却像搬板凳似的轻松。
见他不凡于是让人取些吃的东西,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
看着乞丐狼吞虎咽的模样笑道,看你这身力气,躺在这当乞丐那真的就是屈才了。
这时候乞丐长叹一口气说我叫吴六奇,潮州人。
只是因为家乡遭了灾才流落至此,也不是不愿意上班,关键没人要我。
我空有一身力气但是无处施展。
查伊璜见他谈吐虽糙却不卑不亢,越发觉得是个人才,于是就跟他说,朝廷这会正在征兵打仗了,正是你施展本事的机会。
于是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当做盘缠。
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在明末够买五亩良田。
此时吴六奇攥着银锭浑身发颤,突然“咚”地磕响头,额血渗进青石板缝,此恩不报,天诛地灭!
让他查伊璜只当是句疯话,谁知这乞丐转身直奔福建军营,把银锭咬出牙印揣在贴胸处,当夜就投了郑芝龙水师。
当时在军营里没人正眼看这乞丐。
就这样吴六奇被发配去烧灶,但是却把烧火棍当长枪使,深夜对着树桩突刺,掌心磨得见骨也不停。
三月后惊马拖炮车冲营,他赤手拽住辕木勒停疯马,管带惊见地上被他鞋跟犁出两道深沟。
在这乱世最缺敢死之士。
当时攻漳州时城墙久轰不破,吴六奇见状口衔短刀爬云梯,箭矢穿肋犹嘶吼登城。
当清军入关后他审时度势降清,率乡勇剿匪如砍瓜切菜,五年间从马夫蹿升广东提督。
官袍加身那夜,他摸出胸口的银锭,早被汗血浸成黑红色。
1663年春,吴六奇的探马带回噩耗,说查伊璜卷入“明史案”被判斩首!
原来庄廷鑨私修《明史》称清军为“夷寇”,查伊璜挂名校阅被牵连。
听到这个消息吴六奇星夜进京,抬出三万两军饷疏通狱卒,硬从死牢捞出奄奄一息的恩人。
当查伊璜出狱后蜗居破庙,某日忽被官兵“拘押”。
于是吴六奇将他反锁房中三日,实则亲率亲兵抄了当年构陷他的赵通判府邸。
待查伊璜破门而出,惊见院中堆着失而复得的万卷藏书,廊下站着旧日仆佣,连院角石榴树都挂回“查宅”匾额。
吴六奇知查伊璜爱石成癖,特将广东英石“绉云峰”运往浙江。
这巨石高逾两丈,纹如乱云卷舒。
为运此石,他竟动用水师战船横渡南海,纤夫沿路累死三匹骡马。
查伊璜抚石落泪时,吴六奇咧嘴笑,当年您赏二十两,今日我还两千斤!
这份情义终成双刃剑。
吴六奇为表忠心执行禁海令,屠杀潮汕渔民万人,被乾隆列入《贰臣传》。
查伊璜晚年见石如见人,临终叮嘱,此石聚煞,子孙莫近。
果不其然,查家、顾家、蔡家相继败落,直到1963年巨石移置杭州曲院风荷,煞气方解。
历史向来如此,恩义被传说磨圆了棱角,血债让雨水冲淡了颜色。
唯有那二十两银与千斤石,在时光里称量着人心轻重 。
你敢信我,我就敢活出性命偿还这份温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当初无心的善意,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