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李敏报告舅舅被关,毛主席听说后没亲自出面保,但说:他是个好同志。  

底层史观吖 2025-08-13 09:19:26

1967年李敏报告舅舅被关,毛主席听说后没亲自出面保,但说:他是个好同志。   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是贺子珍,从亲戚关系上说,贺敏学就是他的小舅子。贺敏学为人非常低调,为革命和新中国做了很多贡献,但不少人因为他与毛泽东的这层关系,反而忽略了这位老革命的功绩。

50年代的时候,贺敏学担任华东建筑工程局局长,一次为了开会,他来到了北京,侄女李敏专程去探望他。毛泽东也知道他到北京的消息,心里很高兴,特意让李敏带话,约贺敏学到家里吃一顿便饭。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自从中央苏区分别,贺敏学已经20多年没见过毛泽东了。再次见面后,毛泽东一如既往的热情,拉着他问长问短。贺敏学说起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回去之后,他激动地告诉妻子,主席对他这些年的工作非常认可,对他当年的功绩一个也没忘。

1927年,贺敏学领导了永新暴动,这件事还被毛泽东写入了调研文章中。暴动成功后,贺敏学在赣西地区领导农民武装,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后来他带领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在党的高级干部中,他算是第一个到井冈山的。

在毛泽东的眼中,贺敏学是一名难得的虎将,但解放后因为国家需要,贺敏学接受了组织安排,脱下军装投入了如火如荼的社会建设事业。完成了上海建城任务后,他又奉命前往西北,参与重点工程建设。

细看贺敏学这些年的功绩,任何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但他从来没向人炫耀过。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些年他做过的事毛泽东都了如指掌,可见,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对这位小舅子仍然上心。

除了为人低调之外,贺敏学也是一个不贪功的人,50年代国家给干部评定级别,贺敏学是行政七级,与他这些年立下的功劳相比,已经有些低了,但贺敏学不仅没放在心上,反而主动要求再降低一级。

当时国家岗位和级别有限,僧多粥少,一部分同志跟贺敏学的情况差不多,自己的功绩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他们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意见。为了平息争议,贺敏学就主动带头,给自己降到了八级,这一举动让大家深受触动,怨言也少了很多。

1958年,贺敏学负责的西管总局因为完成了建设任务,解散后人员分配到了全国各地,原计划将贺敏学调到到北京,但还没到北京述职,他又接到新的调令,前往福建担任副省长。

一直到这时候他还是副部级职务,而曾经那些老部下、老战友的职务都比他高了,一次陈毅看到了他的级别后非常惊讶,还询问身边的人:怎么老贺现在连省委常委都不是?

贺敏学的职级问题,说起来也比较复杂,因为贺子珍的原因,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这些委屈他都默默咽下,从未向人抱怨过。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踏踏实实,鞠躬尽瘁,福建任职期间,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爱戴。称他为“我们的好省长”。

后来社会动乱,贺敏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但他的表现却非常硬骨头。当时,福建省委书记叶飞被抄了家,还被拉到街上进行羞辱。

有人找到贺敏学,让他跟叶飞划清界限,并提供叶飞的黑材料,贺敏学当场拒绝,他义正言辞的说:叶飞是位好同志,我相信他对党的忠诚!

叶飞家的几个孩子失去了住所,流浪街头,贺敏学夫妻专门把他们接到家中照顾。对于一些人的过激行为,贺敏学也也挺身而出,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劝诫和疏导。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贺敏学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为此忧心忡忡:厂不能开工,学校不能上课,连主政一方的党政机关都陷入了瘫痪状态,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办?

贺敏学这种“公然抗命”的做法,引来了一些人的记恨,甚至煽动群众到他的家里闹事。后来贺敏学被人强行带走,关押到了郊区的五凤山。

批斗时,他高昂起头颅,对扣给他的罪名通通否认。造反派被激怒了,直接上手去按他的头,结果贺敏学丝毫未动,反而目光如炬地直视他们,搞得这伙人心虚不已。

贺敏学被带走后家里人非常着急,妻子冒着危险到北京找到了李敏,但李敏也无法做主,便把这事儿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非常了解贺敏学的人品,但碍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他没办法亲自出面,但他对李敏说,你舅舅是个好同志,我相信他不会犯这种错,

后来,贺敏学的妻子拿着一封毛泽东曾经写给他们的信,找到了当地可以说得上话的大人物,那班人终于知道害怕了,决定尽快让贺敏学回家。

经过这次无妄之灾,贺敏学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还留下了一身伤病。在动乱的年月里,无数人为了苟延残喘而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但贺敏学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大义凛然,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革命。

0 阅读:145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