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代号“608”的地下党,因唯一的交通员病逝,和党组织失联,这时,他想

百年战争录 2025-08-13 11:02:43

1949年,代号“608”的地下党,因唯一的交通员病逝,和党组织失联,这时,他想起了交通员生前的交代:“我若出事,你可以看报纸!”

1949年的上海,局势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国民党特务四处搜捕地下党,每条弄堂都可能藏着杀机。

王敬贤每天照常去保密局上班,在旁人眼里他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上班工作者,但他也有另外一层身份,正是代号"608"的地下党员。

他的上线老周上周突发急病走了,临走前只留下一句"看报纸",没头没尾的交代,成了王敬贤唯一的指望。

老周生前是跑单线联络的交通员,整个上海知道他身份的不超过三个人,现在人一走,组织关系全断了。

王敬贤清楚,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贸然寻找组织等于送死,保密局档案室里堆着成摞的《中央日报》,他每天借着整理档案的机会翻看,连中缝的寻人启事都不放过。

有天王敬贤发现第三版角落里有则茶叶广告:"新到洞庭碧螺春,每斤银元三块二,老主顾可赊账。"老周生前最爱喝碧螺春,这价格比市价高出三成。

第二天同一版面又出现茶叶广告,这次写着"赊账限福煦路183号",王敬贤心跳加速,福煦路183号是去年撤销的联络站。

于是,他下班后绕道去福煦路,发现杂货店窗台上摆着两盆茉莉花,代表着安全。

进门说要买三斤二两碧螺春,掌柜的打量他几眼,从柜台下摸出半包"老刀牌"香烟,烟盒里夹着张电影票,正是地下党常用的接头方式。

后来才知道,这是组织专门为失联同志设计的应急方案,在《申报》《新闻报》等七家报纸常年预留广告位,用特定商品和价格传递信息。

当年上海布置了四十多个这样的应急联络点,靠报纸广告找回十九名失联党员,王敬贤是最后一个通过这个系统接上关系的,三个月后上海解放,这套暗号系统才完成使命。

再反观老周临终那句"看报纸",是地下工作者用命换来的经验,1935年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坏时,就有人通过《时报》上的药材广告找回组织

王敬贤晚年回忆,当时保密局有人发现报纸广告异常,但谁也没注意那些看似平常的商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商品代表不同指令,茶叶代表立即转移,丝绸代表有叛徒,瓷器代表停止活动,价格数字包含日期和时间,小数点后位数指示接头地点。

广告连续刊登三天是确认信号,中途更换报社是危险信号,负责刊登广告的党员从不接触其他情报线,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

王敬贤的故事被记入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的展陈,2019年档案馆公开的敌伪档案显示,当时保密局确实注意到报纸广告异常,但调查方向完全错误,他们盯着国际版的政治新闻,没人在意分类广告里的茶叶价格。

0 阅读:245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