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他还惨的吗?”甘肃庆阳宁县盘克镇的老邓,今年三十六,儿子才六岁,刚上小学。去年秋天,学校发了新校服,老邓一摸,料子硬得跟塑料布似的,一闻还有股呛鼻味。他拿去做检测,标签写着100%聚酯纤维,结果掺了氨纶,夏天那套的棉含量也不够国标。 老邓先找学校,学校说“上面统一采购”;再找教育局,答复“流程合规”;他只好把检测报告和校服照片剪成两段十五秒的小视频,发到抖音,一段十四万九千人看,一段十万两千人看,配文就一句:“娃穿这身衣服,我睡不着觉。” 视频火了三天,校服厂坐不住了,说老邓害他们丢了大订单,跑到派出所报案,说他“网上闹事,扰乱公共秩序”。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当天立案,五天后直接给老邓开了张行政拘留七天的罚单,罪名是“寻衅滋事”。 老邓被带走那天,媳妇在派出所门口哭,儿子抱着他大腿喊爸爸,可警察只说“网上造谣就得拘”。 七天出来,家已经散了。 媳妇受不了邻居指指点点,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一个月后就办了离婚;物流公司嫌他“有案底”,直接解雇;老邓整夜睡不着,去医院一查,中度抑郁。 他越想越憋屈,一纸诉状把公安局告上法院。一审输了,法院说他“夸大事实”;他又上诉到庆阳市中院。二审法官仔细看完卷宗,发现警方抓人前没让老邓说话、没听解释,也没拿出“公共秩序被扰乱”的证据,于是改判:拘留违法,赔七天工资,一天四百六十二块四毛四,总共三千二百三十七块零八分。钱到账那天,老邓苦笑着说:“七天换三千三,可我的家和工作谁赔?” 网上炸了锅。有人说:“校服厂心虚才报警,明明自己理亏。”也有人骂公安:“家长说句实话就被拘,那以后谁还敢质疑?”还有人替老邓算账:“三千块够孩子半年幼儿园学费,可他丢的是一辈子的饭碗。”更有网友担心:“今天敢抓质疑校服的家长,明天会不会抓曝光食品问题的消费者?” 说到底,这事儿谁有错?校服厂最滑头,标签乱标、质量缩水,被揭短就扣“寻衅滋事”的大帽子;县公安局执法太糙,一听企业报案就抓人,把“网络发帖”当“扰乱秩序”,程序违法;学校和教育局也难逃干系,本该第一时间抽检校服、回应家长,却只会踢皮球,逼得人家上网喊话。 一环扣一环,最后倒霉的是最没背景的老邓。 往后日子怎么过? 老邓现在租住在县城边上,白天跑外卖,晚上给超市搬货,腰伤一发作就吃药顶。 他打算先把抑郁症稳定住,再考个叉车证,听说物流园缺司机,一月能挣六千。最放不下的还是儿子,前妻答应让他每周末接孩子,他准备攒半年钱,在镇上开个小文具店,既能陪娃又能糊口。至于那三千多块赔偿,他存了定期,说等儿子上大学再取出来,“就当爸爸挨的七天给他攒学费”。 看完这出闹剧,心里五味杂陈。一个父亲不过是想给孩子穿件安全点的衣服,却被当成“闹事者”关进拘留所;一个普通人想走正规渠道,可学校、教育局、厂家层层推诿,逼得他只能上网喊冤。 执法机关本该是老百姓说理的最后指望,却一抬手就把人按下。老邓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维权之难、执法之失,也提醒我们:如果今天不替他说话,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希望下一次,家长拍视频举报校服,能先等来质检部门的上门抽检,而不是警察的手铐。
“还有比他还惨的吗?”甘肃庆阳宁县盘克镇的老邓,今年三十六,儿子才六岁,刚上小学
尉迟红
2025-08-13 11:06: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