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紧张,中日紧张,中英紧张,中加紧张,中印紧张,中韩紧张,中欧紧张……怎么感觉每天都在过得很紧张?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这点心思没啥好说的。再看看一直顶着压力的俄罗斯,就算跟全世界都闹别扭,还不是照样把日子过下去了。 咱们国家确实40多年没打仗了,可这处境真不比俄罗斯轻松。美国把中国当成“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从贸易到科技,从军事到外交,全方位围堵。最明显的就是周边国家动不动就配合美国搞“围剿”。 就说南海吧,菲律宾最近又不消停,8月11日派多艘海警船、公务船和渔船侵闯黄岩岛领海,连军机都跟着凑热闹,在咱们头顶上转悠。这哪是单纯的试探底线?分明是仗着美国撑腰,想在南海给自己捞点好处。 菲律宾这招其实挺阴的。它知道自己军事实力不如中国,就故意制造摩擦,想把美国拉下水。去年美国给菲律宾送了“堤丰”导弹系统,射程能打到咱们南方沿海,摆明了是要在南海给中国添堵。更过分的是,今年4月,日美澳菲还在南海搞了首次联合军演,说是“反潜战训练”,实际就是想在南海刷存在感,给中国施压。 再看印度,一边跟中国在边境搞磋商,一边又在印巴边境举行大规模空军演习,还采购美国的“阿帕奇”直升机。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想在中美博弈中捞点好处。印度心里清楚,跟着美国混能拿到先进武器,但真要跟中国撕破脸,它也担不起经济损失——2024年中印贸易额可是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 英国和加拿大也没闲着。英国一边喊着要和中国“合作—竞争—挑战”,一边在香港、新疆问题上指手画脚,甚至跟着美国搞什么“价值观联盟”。加拿大更直接,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制品加征高额关税,还限制中国电池、太阳能产品的进口,摆明了要在贸易上给中国使绊子。 不过,这些国家的小心思未必都能得逞。就说澳大利亚,前两年跟着美国对华强硬,结果自家龙虾、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遇冷,损失惨重。现在阿尔巴尼斯政府学乖了,开始重回务实轨道,不仅派总理访华,还带着一大帮企业来谈合作,想在安全伙伴关系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平衡。这说明,在中美博弈中,很多国家心里都有本账:得罪中国,饭碗可能就没了。 再看俄罗斯,被西方制裁了这么多年,照样过得有声有色。人家把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太,以前亚太占俄能源出口的39%,现在已经超过60%,光“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就一直在增加。在联合国里,中俄也是互相支持,今年7月还专门就安理会事务磋商,摆明了要在国际事务中拧成一股绳。 其实,中国现在的处境和俄罗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俄罗斯靠能源和军事实力硬抗西方,中国则是靠经济韧性和科技突破。这些年,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部署先进雷达,就是要让那些宵小之辈明白:挑衅可以,但得先掂量掂量后果。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连美国的盟友都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四面楚歌”,但别忘了,当年俄罗斯被西方围堵时,不也挺过来了?而且,中国手里的牌比俄罗斯多得多。咱们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还有轰-20、MD-22这样的“撒手锏”。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像俄罗斯那样单打独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都是可以借力的伙伴。 当然,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的“印太战略”还在推进,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还会继续闹事。但只要咱们把自己的事办好,把经济搞上去,把科技搞上去,把国防搞上去,任他风吹浪打,咱自岿然不动。就像当年俄罗斯在制裁中找到了能源出口的新路子,中国也能在科技封锁中杀出一条血路。 说到底,这世界从来都是“实力说话”。100多年前,中国因为落后被列强欺负;现在,咱们有了和美国掰手腕的实力,自然会招来眼红和打压。但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压力大,越要沉得住气。当年俄罗斯被西方孤立,不也照样在联合国里用一票否决权捍卫自己的利益?中国现在的处境,比俄罗斯当年好多了,怕啥?咱们有的是办法破局。 未来的路肯定不好走,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把该做的事做好,那些想围堵中国的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菲律宾在南海折腾了这么久,除了换来中国更严密的巡逻和填海造岛的加速,啥好处也没捞着。
一旦俄乌冲突停止,美国抽身全力对付中国,如中美在南海开战美日韩大战中国,俄罗斯站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