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几年前,回到那个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蔡文娜,泸州中学的校花,圆脸杏眼,齐耳短发,气质清雅得像一幅画。 那年她才14岁,家中虽不富裕,但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更是女中教师,家里满是书香气。可惜,命运从不怜惜美好。 杨森,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军长,方脸浓髯,性情暴戾,一眼看中了蔡文娜的美貌,派副官带兵上门“提亲”。 那天,蔡家小院被红绸聘礼和士兵的皮靴声包围,蔡文娜被父亲锁在闺房,窗外天色昏暗,母亲压抑的啜泣声刺痛耳膜。她手攥着中学课本,指节发白,嫁衣丝绸冰凉贴肤,像是被套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 父亲厉声呵斥:“不嫁,全家陪葬!”母亲想放她走,却最终无力反抗。蔡文娜无声哭泣,踏上了通往地狱的路。 嫁入杨府后,蔡文娜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杨森表面提倡“妇女解放”,推行“天足运动”,却将12位姨太当作炫耀的玩物,号称“十二钗”,管理严苛得像军队。 蔡文娜稍有不从,便被鞭打示众,皮鞭抽在背上,火辣辣的痛让她咬紧牙关不敢出声。但她骨子里不甘心做笼中鸟。 杨森偶尔允许姨太们学习西方礼仪,蔡文娜抓住机会,偷偷报了名,最终考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 那时的校园,拱廊教学楼西式优雅,草坪上女学生穿着蓝布裙笑语盈盈,图书馆里英文典籍散发着油墨香,窗外栀子花的清甜让她心头一暖。 在这里,她遇到了吕行,一个温文尔雅的同学,送她一本英文诗集,扉页写着“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并非免费)。 她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味道,也第一次对爱情生出渴望。两人偷偷相恋,她对吕行坦言自己的身份,眼里既有绝望又有希望:“我不想一辈子被困在杨府,我想逃!” 然而,自由的代价远比她想象中沉重。杨森很快察觉了她的“异样”,派人跟踪,发现了她与吕行的往来。 蔡文娜被拖回杨府,鞭痕再次爬满背脊,杨森冷笑:“读书?不过是学着伺候洋人!” 她不甘心,鼓起勇气提出离婚,甚至愿意放弃一切,只求一纸自由。杨森表面应允,诡谲一笑:“好,今晚是最后一夜,明天放你走。”蔡文娜信以为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她甚至幻想,明天就能和吕行一起,逃离这座牢笼。可她不知道,这“最后一夜”背后,藏着杨森病态的报复欲。那晚,月色如水,杨府后院却杀机四伏。 第二天清晨,蔡文娜被副官“请”到后院,穿的不是嫁衣,而是她最爱的浅紫色学生装,那是她在华西大学时最常穿的衣服,象征着她对自由的向往。然而,迎接她的不是自由,而是一颗冰冷的子弹。 枪声响起,她倒在古井旁,鲜血渗入泥土,副官面无表情地将她的身体推入井中,水面泛起涟漪,很快恢复平静。井旁杂草依旧摇曳,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据史料记载,杨森以此震慑全府,警告其他姨太:“背叛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而吕行,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很快被驱逐出境,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那本英文诗集,也被副官一把火烧成灰烬。 蔡文娜的故事,是民国时代无数女性悲剧的缩影。她曾是泸州最美的校花,曾在华西大学的草坪上憧憬自由,却最终被封建权欲的深渊吞噬。那座古井,不只是她生命的终点,更是旧时代女性肉体与精神双重创伤的象征。 杨森口中的“妇女解放”,不过是粉饰野蛮的谎言,他用鞭子和枪支,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冰冷的“家风”警示。 而蔡文娜,哪怕短暂觉醒,哪怕奋力挣扎,终究逃不过家族、权力和社会的枷锁。她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警醒: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尤其对那个时代的女性而言。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几年前,回到那个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蔡文娜,泸州中学的校花,圆
瑶步踏花归
2025-08-14 12:02:3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