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景公时,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名大将,恃勇而骄,甚至连齐相晏婴都不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8-14 18:28:10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名大将,恃勇而骄,甚至连齐相晏婴都不放在眼里。晏婴于是找景公商议除掉三人,说:“君上可准备两只桃子赐给三人,让其按照功劳大小吃桃子,此三人必除。” 齐景公听到这话,手里的竹简抖了一下。殿内灯火通明,照着他脸上复杂的表情。他怕这三人,也爱这三人。怕的是他们功高震主,爱的是他们能保社稷安稳。 “晏相,”景公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们是孤的臂膀,是齐国的利刃。折了利刃,谁来御敌?” 晏婴身材瘦小,站在高大的铜鼎旁,影子被拉得很长。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却带着一股能看穿人心的力量:“君上,利刃伤人,亦能伤己。今日他们敢在朝堂之上,无视臣的存在,明日就敢在君王面前,索要他们自认为应得的尊荣。到那时,君王给还是不给?” 这番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景公心中最隐秘的担忧。 晏婴继续道:“臣有一计,不动刀兵,不见血光。只需两枚金桃,便可令那三位勇士,以桃为剑,以功为引,因争而亡。事成,则君王之忧可解;事败,罪在臣一人。” 景公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就依你所言。” 三日后,宫中设宴。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受邀入席,坐在最显眼的位置。 他们身形魁梧,盔甲的系带尚未解下,谈笑间声如洪钟,引得邻座的文臣侧目。 酒过三巡,齐景公命人端上一个黑漆托盘,盘中放着两枚硕大的金桃,皮薄如纸,汁水仿佛要从里面渗出来,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大殿。 景公开口说道:“三位将军劳苦功高,寡人特备此稀世金桃两枚,以赏功臣。然桃只有两枚,将军却有三位,便请三位将军自述其功,功大者食之。”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三位大将身上。 性子最急的公孙接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朗声说道:“君上,臣曾奉命于山林狩猎,徒手搏杀过猛虎,为君上除害。此功,可食一桃否?”说完,他毫不客气地走上前,取走了一枚桃子。 田开疆见状,冷笑一声,也起身离席。他走到殿中,对着景公一抱拳:“君上,搏一猛虎,不过匹夫之勇。臣曾两次领兵,击退来犯之敌军,拓地百里。保家卫国之功,难道不比猎一野兽更大?这桃,臣也该得一个!”言罢,他伸手拿走了盘中最后那枚桃子。 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最后那位没有拿到桃子的将军——古冶子。 古冶子缓缓站起,他没有像前两人那样高声说话。他只是慢慢地、“锵”的一声,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剑身如秋水,寒光四射,映着他愤怒的脸。 “当年,我随君上渡黄河,河中巨鼋兴风作浪,欲覆君上之舟。”古冶子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充满了杀气,“是我,逆流而下,斩杀巨鼋,才保得君上万全。与护驾之功相比,搏虎、退敌,又算得了什么?” 古冶子环视着已经拿起桃子的公孙接和田开疆,眼中满是鄙夷:“你们的功劳,也配与我相比?而我,功劳最大,却连桃子都摸不到。这岂不是天大的羞辱!” 公孙接和田开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这才意识到,论功劳,古冶子的救驾之功,确实在他们之上。自己抢功在前,受此质问,是为不义;功劳不如人却强取,是为不廉。 “唉!”公孙接长叹一声,将桃子放回盘中,拔出佩剑,“我勇而无义,有何面目立于朝堂!”说罢,横剑自刎。 田开疆身体一震,看着倒下的同伴,又看看自己手中的桃子,羞愧难当。他惨然一笑:“我亦是无义之人,岂能独活!”随即也拔剑自尽。 古冶子呆立当场。他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两位同袍,又看看那两枚安然躺在盘中的桃子,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凄厉而悲怆。 “是我,是我用言语羞辱了他们,逼死了我的兄弟!”他举起剑,对着满朝文武嘶吼,“我夸耀自己的功劳,却害死同袍,是为不仁!如今他们都死了,我一人独活,是为不义!如此不仁不义,我还算什么英雄!” 说完,他将剑锋转向自己的脖颈,用力一抹。 三位名震齐国的勇士,就这样倒在了冰冷的宫殿里。那两枚金桃,鲜艳欲滴,静静地躺在盘中,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0 阅读:1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