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小白卓卓の奇妙冒险
原计划来澳大利亚玩呢,是用10天左右的时间,从悉尼一路玩到墨尔本的。后来YYP也加入了,还疯狂怂恿我租个房车,从布里斯班一路南下,玩到墨尔本。
我听到这个计划,觉得确实非常棒,毕竟难得可以在澳大利亚玩这么长时间也挺难得的,干就完了。
租房车呢,作为一个一点经验都没有的小白,只是单纯地想要大!这和很多人第一次买车的心态竟然如出一辙。越大越多空间,越多功能,肯定好哇。所以上手就租了个7米8长、3米6高的C型房车。拿到车以后懵了,卧槽,俨然开的不是车,而是一头非洲象呀。
不过空间确实好用。正经大床一张,车顶VVVIP小阁楼一个,四人小客厅一个,厨房和干湿分离卫生间也都有了,房车房车,真是有房有车啊!
然而,车动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是个商用车大梁底盘,驾驶感受和行驶品质,挂了奔驰大标也并不顶用。轮胎滤振像实心一样差,转向系统像空心一样虚;刹车踏板是踩棉花一样没有任何阻力,油门像踩水上单车一样没有任何动力。
总之开起来就是没脾气。好在澳大利亚司机都很守规矩,基本都压着110限速跑。匀速直线运动的话,这车还没那么不堪。
而且因为车上各种细软,加上重心高,我给整车设定的摩擦圆只有0.3g。精准控制0.3g以内,比开出极限还要考验技术好不好?
刹车需要精准预判什么时候需要提前踩刹车,过弯需要正确预估车速和尽量拉直走线。
最典型的就是过转盘。先要找到最迟的刹车点(避免堵塞后面交通),刹车时观察预判转盘内车流量,判断是否需要刹停。然后用0.3g的稳态g值劈完转盘,并在变向出转盘时,使出最流畅的左右轴荷转移技术。车子底盘散重心高,任何不够线性的操作失误都会被放大。我跟你讲,拓海能运豆腐,我能运豆腐脑!
所以,C型房车真的只有泊入营地之后,成为“房”才会显得有点价值,作为“车”,真的非常,嗯,修心养性。
然而作为“房”,它也不如真正的房舒服:床不如、洗漱体验不如、空间不如、甚至连冷暖气都不如。它也就是欺负一下同维度的B型房车,比弟弟稍微宽敞那么一点。然而B型房车驾控比C型更好,作为一辆车更称职。
所以我们后面把计划调整成,玩完堪培拉后,用最快速度开到墨尔本还车,然后住进真正的“房”,不住房车了。
还房车的那一刻,老婆和女鹅露出了无比轻松的笑容。入住公寓后,她们躺在床上疯狂翻滚,还说【终于结束流浪生活了】
哈哈哈哈哈!开房车那几天的确太像流浪了,6天时间里面,一共开了1900公里,最夸张的那天一天开了750公里,堪培拉到墨尔本这段,我甚至是凌晨5点半起床,6点出发,2点半到达墨尔本!
房车其实不应该用来赶路,更不应该只用来做通勤车,它适合深入到住宿条件不好的地方去探索,去体验更随性,更野性的生活。
只是我的家人不是随性、野性的人,似乎八字天生就和房车不合[笑cry][笑cry][笑cry]
不过无论如何,这段房车之旅对我来说都足够难忘。我其实很有很多体会想分享,但写到这个篇幅,我觉得差不多了。
玩下来,我其实是喜欢玩房车的,它就是喜欢开车的人的过家家。
开着房车,我们就像一只可以高速爬行的蜗牛,带着房子,可以到达每一个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