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前夕,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方向突然成为舆论焦点。俄罗斯宣称取得“重大突破”,其破坏侦察小组(DRG)已深入乌军后方10至18公里。然而,战场的真实图景远非俄方宣传的“崩溃性胜利”,而是一场俄军的轻步兵“破袭”试探,正遭遇乌军以兵力优势和高效反制体系构筑的“铁壁”。 俄军这次玩的不是钢铁洪流,而是“幽灵战术”——几十个两三人小组,披着能屏蔽热成像的纳米斗篷,像夜行刺客一样摸进乌军防线缝隙。这帮人没带重武器,全靠微型无人机指引,专挑乌军雷区漏洞钻,一天撕开18公里口子。表面看是高科技加持的“降维打击”,实则是被逼出来的野路子——乌军早把主干道埋满反坦克雷,俄军坦克冲不动,只能让步兵玩命。 俄媒高调庆祝“乌军防线崩溃”,可仔细看战报:渗透小队多数被乌军反包围,补给靠无人机空投,稍不留神就成了“饺子馅”。乌军虽然人力吃紧,但把“亚速旅”和92突击旅这些硬骨头全调来了,用海马斯对着俄军渗透路线饱和轰炸,48小时内宣称挫败35次进攻。更讽刺的是,俄军引以为傲的隐身斗篷,低温下会结霜变成红外靶子,反倒让乌军无人机更容易锁定。 距离阿拉斯加峰会只剩24小时,俄军突然发力绝非巧合。2014年明斯克协议前,普京就用这招——先猛攻再谈判,拿占领区当筹码。这次他想复刻成功: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能掐断乌军顿巴斯补给命脉,逼泽连斯基在领土问题上松口。但风险也赤裸裸摆着:轻步兵孤军深入,万一被乌军包了饺子,反倒成了送给特朗普的“谈判负资产”。 特朗普一边放风“领土换和平”,一边悄悄批了300套毒刺导弹;德国追加20亿欧元军援,法国却喊“别单方面改变现状”。欧洲裂痕被普京看得透透的——只要美欧不同步,他就能在阿拉斯加掀桌子。最惨的还是乌军士兵:顶着日均5万发炮弹死守,背后大国却已经开始讨论“谁该让步”。 这场战役早不是简单的攻城略地,而是普京的梭哈游戏——赢了,东欧地图重画;输了,俄军最后的老本都得赔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情况有变,普京签下总统令,阿拉斯加出现北约军队,美国设下圈套一场表面打着“和平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