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正在作死!一边靠我们打赢印度,一边拿我们的技术去讨好土美! 最近关于巴基斯坦的一些操作,确实让很多人心里不痛快。咱中国人一直把巴基斯坦当 “铁哥们”,可现在这事儿看着有点寒心。就说 5 月份那场空战吧,巴基斯坦用咱们费劲巴拉升级的歼 - 10CE 战机,把印度的 “阵风” 战斗机揍得满地找牙,这本来是扬眉吐气的事儿。可前脚刚打完胜仗,后脚就听说他们把咱们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生产线经验打包送给土耳其,转头又跟美国签了石油开发协议。这一连串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枭龙是咱们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从 1999 年签合同到现在,咱们投入了大量技术和资金,光是生产线就升级了三次到 Block 3 型,让巴基斯坦成了伊斯兰世界唯一能造四代机的国家。可谁能想到,2023 年开始,巴基斯坦悄悄把枭龙的生产体系、质量管控、测试流程全教给了土耳其。土耳其拿这些经验直接上马了 KAAN 隐身战机,2025 年一下子就抢走了印尼和沙特 200 亿美元的订单,原本这些订单很可能是咱们歼 - 35E 的。更可气的是,土耳其还把枭龙的 “全链条合作” 模式学去了,现在印尼买 KAAN 战机,土耳其不仅卖飞机,还帮忙建本地组装线,这跟咱们当年帮巴基斯坦搞枭龙如出一辙。咱们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 “徒弟”,结果 “徒弟” 转身就抢了师傅的生意。 还有和美国的石油协议。2025 年 7 月,美国和巴基斯坦签了协议,要一起开发巴基斯坦的页岩油。美国这么做,明摆着是想在南亚插一脚,削弱咱们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呢,现在 80% 的能源靠进口,2023 年光买油气就花了 169 亿美元,确实有经济压力。但跟美国合作开发石油,背后肯定有政治代价。美国向来是 “无利不起早”,说不定哪天就会拿巴控克什米尔的事儿做文章,或者要求巴基斯坦在国际事务上站队。更关键的是,美国一直想拉拢巴基斯坦制衡中国,这次石油合作很可能是个 “鱼饵”,想把巴基斯坦从咱们这边撬走。 有人可能会说,巴基斯坦这是在搞 “平衡外交”,两边不得罪。但这种 “平衡” 是有代价的。就拿土耳其来说,巴基斯坦把枭龙技术给了土耳其,可土耳其转头就把 TB-2 无人机的技术借鉴了咱们的彩虹 - 3,现在 TB-2 在国际市场上卖得比彩虹还好。更危险的是,土耳其还在打咱们涡轴 9G 发动机的主意,想装到他们的五代机上。要是土耳其真把这些技术转手给美国,那咱们的军事优势可就被削弱了。 再说回中巴关系。咱们和巴基斯坦签的《联合声明》里白纸黑字写着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王毅外长也强调要 “四个坚定不移” 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可巴基斯坦一边用咱们的技术打仗,一边把技术送给咱们的竞争对手,这就有点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了。咱们帮巴基斯坦建了瓜达尔港、修了喀喇昆仑公路,还投资了 884 兆瓦的苏吉吉纳里水电站,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巴基斯坦在关键技术上 “胳膊肘往外拐”,咱们心里能不憋屈吗?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巴基斯坦夹在印度和阿富汗之间,安全压力确实大,经济又常年不景气,有时候不得不 “找多条路走”。但作为 “铁哥们”,最起码得有个底线。咱们可以容忍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正常合作,但涉及核心技术转让,总得跟咱们打个招呼吧?就像枭龙项目,咱们一直是主导方,巴基斯坦要把技术给土耳其,按道理得经过咱们同意。可现在巴基斯坦一声不吭就把事儿办了,这不是打咱们的脸吗? 还有美国的石油协议,巴基斯坦说是 “经济合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背后的政治意味。美国这几年在南亚一直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现在又想通过能源合作把巴基斯坦拉过去,这对咱们在南亚的战略布局是个威胁。咱们在巴基斯坦投了那么多钱,要是美国借着石油项目慢慢渗透进来,那咱们的利益可就受损了。 最后,咱们得把话挑明了:中巴关系是 “全天候” 的,但这不意味着巴基斯坦可以无底线地利用咱们的善意。咱们支持巴基斯坦对抗印度,是因为这符合咱们的战略利益,但这不代表咱们能容忍巴基斯坦把咱们的技术当 “人情” 送出去。如果巴基斯坦继续在技术转让和地缘政治上玩火,那咱们也得重新掂量掂量这段关系的分量了。毕竟,朋友之间也得讲个 “义气”,不能一边靠朋友撑腰,一边挖朋友的墙角。
巴基斯坦的“大国梦”,醒醒吧!军工是“中国组装”,外交是“四处碰壁”,别再丢人了
【1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