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

历史趣闻社 2025-08-16 00:16:00

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赔不起,”曹德旺问:“要多少钱,”司机说:“8000元一块,”曹德旺一听怒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曹德旺1946年5月生在上海,小时候家里挺有钱,他爸曹河仁在上海开夜总会,还持有永安百货的股份。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前曹家决定回福建福清老家,路上碰上海难,装满家产的船沉了,家里彻底没落。曹德旺9岁才上学,但家里穷加上自己原因,14岁就辍学了。之后啥活儿都干过,卖水果、拉板车、修自行车,还去农场和工地干体力活,这些经历让他吃苦耐劳,性格硬得像石头。 1976年,他进了福清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算是跟玻璃行业搭上了线。那时候这厂子不大,他跑采购时练出了一双看市场的眼睛。到了1983年,这厂子快倒闭了,曹德旺瞅准机会,拿出全部积蓄把它买下来,开始自己干。这一步是他创业的起点,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搞汽车玻璃的,还是那次旅游的事儿。 1984年,曹德旺带着老母亲去武夷山玩,孝心满满,还特意买了根木拐杖给母亲用。结果回程坐客车时,拐杖不小心碰了车窗一下,司机立马警告说这玻璃贵得很,碰坏了得赔8000元。曹德旺一听就炸了,他干过玻璃采购,心里有数,这价格高得离谱,明显是进口玻璃在国内市场漫天要价。他气不过,心想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凭啥中国人用车玻璃得花这么多冤枉钱? 回去后,他冷静下来,开始琢磨这事儿。当时国内汽车玻璃基本靠进口,价格贵不说,质量还不稳定,修车厂和车主都怨声载道。曹德旺觉得,这是个机会。他跑去调研市场,发现国产汽车玻璃几乎没人做,技术门槛高,投资也大,但需求是实打实的。他下定决心,要干出点名堂来。1985年,他入股高山异型玻璃厂,带着一帮人筹钱、找技术,开始建汽车玻璃生产线。1986年,第一块高质量、低成本的国产汽车玻璃终于出来了,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一大截,直接打破了国外垄断。这一切,都从那根拐杖和那句“8000元”开始。 福耀玻璃从1987年正式成立后,曹德旺带着公司一路往前冲。1993年,公司在A股上市,成了中国玻璃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他没停下脚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产品质量提上去了,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1995年,福耀开始往海外卖玻璃,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名气越来越响。 2001年到2005年,福耀在美国打了一场硬仗。美国那边搞了个反倾销诉讼,想把中国玻璃挡在门外。曹德旺不服,投入大笔钱请律师应诉,最终赢了官司。这事儿让福耀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也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标杆。后来,2011年和2014年,福耀分别在俄罗斯和美国建厂,面对文化差异和管理难题,他硬是咬牙扛下来,工厂还赚了钱。这些年,福耀从一个小厂子变成了全球汽车玻璃的龙头老大,曹德旺的眼光和韧劲功不可没。 曹德旺不光会赚钱,还特别舍得捐钱。从1983年开始,他陆陆续续捐了160多亿元,帮过无数人。2011年,他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把慈善做得更正规。到了2022年,他又计划拿出100亿元建福耀科技大学,想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这份心意让他得了个“中国首善”的称号。 他从一个穷小子做到“玻璃大王”,靠的不只是运气。早年吃过的苦让他明白普通人的难处,那次8000元的玻璃事件又点燃了他的斗志。他看准市场,敢拼敢干,还不忘回馈社会,难怪有人说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企业家。

0 阅读:0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