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女知青李亚茹返城前夜,她颤抖地解开衣扣,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

墟史往事 2025-08-16 10:13:59

1978年,女知青李亚茹返城前夜,她颤抖地解开衣扣,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一次夫妻吧!”转身便抛夫弃女返城,42年后再次与女儿相见,女儿一句话让她泪流满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来自上海的女知青下乡东北,结下姻缘,却在返城政策面前面临艰难抉择。1978年离别前夜,她对丈夫说那句让人心酸的话,转身离开丈夫和女儿。四十二年后重逢,女儿一句话戳中痛处,让人好奇,这段往事背后藏着多少无奈与遗憾?

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很多老一辈人还记忆犹新。那时候,国家号召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去农村接受锻炼,支援建设。李亚茹就是其中一员,她从上海来到东北五七农场,本来是响应号召,投身广阔天地。

刚到农场,李亚茹面对东北的严寒和重体力劳动,日子过得挺苦。冬天零下四十度,夏天田里蚊虫叮咬,她起初干农活手脚不灵光,很快就磨出泡。但农场人淳朴,领导见她身子弱,就安排她去学校当老师。这让她松了口气,也让她有机会认识刘宝民。

刘宝民是当地老师,两人通过工作接触,关系渐渐近了。到1975年,李亚茹决定和他结婚,尽管父母不同意,她还是瞒着办了手续。那年,他们生了个女儿,一家三口虽穷,但日子过得踏实。刘宝民干农活,李亚茹教书,孩子在身边,农村生活虽清苦,却也有温情。

可三年后,1978年,返城消息传开。许多单身知青陆续回城,李亚茹却没份儿。问清楚才知道,已婚的得留下来。她想了想农村的苦日子,觉得长远发展不行,就决定离婚返城。刘宝民同意了。那天前夜,她对丈夫说了那句话,次日吻别女儿,就这么走了。

回上海后,李亚茹进单位工作,生活稳定下来。城市里机会多,她逐步适应新环境,退休前干了不少事。可东北那段日子,总在她心里留着影子,四十多年没回去。

  到2020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回东北。那里变了样,高楼多了,农田少了。她见到女儿,已是中年人。女儿没啥热情,递给她个纸包,里面是当年留下的碎鸡蛋糕,说:“这是爸临终前让我给你的,他说你会回来。”李亚茹听到这儿,眼泪止不住。刘宝民早几年因肺心病走了,她后悔莫及。

刘宝民一个人拉扯孩子大,辛苦到病倒,没怨言,就这么走了。女儿长大后,缺少母亲,内心有疙瘩,那句话就是明证。这提醒大家,家庭责任重于一切。时代变了,现在强调家庭和谐,个人发展也要顾家。   知青运动培养了不少人才,他们的经历成了宝贵财富。李亚茹的故事,让人看到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