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名侦察员误入一间破旧牛棚,一名战士刚躺下,突然一阵疼痛,伸手往草堆里一探,碰到的竟是个圆滑冰冷的东西,没想到三人凭借此物立下奇功。 1949年3月15日,长江北岸的无为县风雨如磐。 华东野战军侦察排副排长齐进虎带领五名战士,乘一叶小舟扑向敌占岛屿黑沙洲,此处是渡江的关键跳板,然而洲上敌军火力配置却不清楚。 小船刚靠岸,枪声瞬间撕裂雨幕,留守战士被迫撤船离岸,只留下齐进虎与宋协义、王林芳三人深陷孤岛。 彼时的黑沙洲已成铁桶,国民党守军在当地实施“干塘捉鱼”战术,驱离了全部百姓,并收缴销毁所有船只,连稍大的木板都被搜刮一空。 三人如困兽般昼伏夜出,白天蜷缩在麦田泥泞中屏息,夜间则蛇行于敌军地堡之间测绘火力点。 没有干粮,饥饿如影随形,蚕豆叶子成了唯一果腹之物,胃袋在酸涩汁液的灼烧下阵阵抽搐。 三十一个昼夜的生死潜伏,他们逐渐摸清了洲上碉堡群坐标、探明了团部电话线走向,甚至截获敌军调动密令。 然而四月将至,渡江战役总攻在即,这份情报若无法送回北岸,千里江防仍可能让解放军血流成河。 某日,三人蜷缩在废弃牛棚的角落思考对策,齐进虎刚躺上草堆,肋下突然被一个坚硬圆滑的物体硌得生疼。 齐进虎他小心剥开稻草,随即发现了一个长约171厘米、宽约114厘米的采菱木盆,如今苦于渡河,用这木盆岂不是能行? 宋协义摇头苦笑,随即否认道:“这玩意儿在池塘打转还行,进长江不是送死吗?” 但是事已至此,不试试看怎么行?于是三人将木盆偷运至芦苇荡,开始了与时间的疯狂赛跑。 每天夜晚,水塘就成了三人的训练场,第一次入盆,三人尚未坐稳便连人带盆翻入淤泥,第二次勉强划出数米,木盆又如醉汉般摇晃倾覆。 手掌被木板磨出血泡,冰冷的塘水浸透薄衫,直至东方发白,他们终于悟出了诀窍,身体随波浪自然起伏,控制好划水节奏就行。 第三夜,东南风起,可谓天赐良机,三人吞下最后几把蚕豆叶,将木盆推入汹涌的江涛。 甫离江岸,丈高的浪头将木盆抛向空中,又狠狠砸进波谷,冰凉的江水不断灌入盆中,很快漫过脚踝。 三人渡水时,发疯般用手掌和军帽往外舀水,指甲在木质盆沿刮出深痕。 待行至江心位置,探照灯的光柱如惨白利剑扫过江面,敌军巡逻艇的引擎声已经近在咫尺。 齐进虎定睛一看,随即吼道:“看见黑影了吗?北岸!” 经过一夜,至早上晨曦染红江面时,这只载着三个“水鬼”的木盆终于撞上了北岸浅滩,他们踉跄爬出时,怀中被体温焐热的情报图纸墨迹未洇。 此时,距离总攻仅剩一百二十小时。 四月二十日,渡江战役炮火撕破长空,第27军炮兵阵地根据齐进虎标注的坐标实施精准打击,黑沙洲敌火力点如被灼烤的蚁穴般土崩瓦解。 解放军主力趁势强渡,被削弱的江防迅速崩溃。 战役结束后,那只伤痕累累的木盆安静躺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弹孔般的木纹里,似乎仍回荡着长江的咆哮。 1950年,齐进虎又奔赴朝鲜战场,触雷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1949年,3名侦察员误入一间破旧牛棚,一名战士刚躺下,突然一阵疼痛,伸手往草堆
品古观今吖
2025-08-16 10:51:36
0
阅读: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