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名侦察员误入一间破旧牛棚,一名战士刚躺下,突然一阵疼痛,伸手往草堆里一探,碰到的竟是个圆滑冰冷的东西,没想到三人凭借此物立下奇功。 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那个直径两米的大木盆静静躺着,盆底三道子弹擦痕像三道伤疤。讲解员总爱说:“这玩意救了仨侦察兵的命,还帮解放军渡过了长江。” 可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只是黑沙洲上一户农家的洗澡盆,被遗弃在牛棚里,沾满了牛粪和稻草。 齐进虎的手第一次摸到木盆时,正发着高烧。三天前,他们六个人划着小船偷渡长江,刚靠岸就被敌军发现,三个战友牺牲在江里,他带着两个弟兄钻进乱坟岗,靠啃树皮充饥。 那天夜里雨下得急,他们撞进这间牛棚,战士小李刚躺下就哎哟一声,摸出的木盆边缘还带着湿滑的青苔。 “这玩意能浮起来不?”齐进虎的声音沙哑,烧得通红的眼睛突然亮了——江对岸的火力部署图在他怀里揣了两天,再送不回北岸,总攻的炮就打不准目标。 练划木盆的那三天,成了他们这辈子最狼狈的记忆。水塘里的水冰冷刺骨,三个人挤在盆里,刚划两下就翻,浑身泥浆像泥鳅。 有次敌军巡逻队经过,他们赶紧把木盆扣在身上,趴在泥里大气不敢喘,听着皮鞋底踩过草叶的声音越来越近。“咱这哪是练划船,是练憋气。” 小李抹了把脸上的泥,却笑得咧开了嘴——他们发现,木盆翻过来能当掩体,扣在头上能挡子弹,简直是个宝贝。 总攻前第五天夜里,他们抱着木盆往江边摸。齐进虎把情报用油纸包好,塞进贴身的衣兜,那是三天来趴在敌军指挥部外的水沟里,凭着听电话和偷偷画下的火力点图。 江风卷着浪,木盆在水里打晃,像片叶子。突然,巡逻艇的探照灯扫过来,齐进虎大喊一声“趴下”,三个人赶紧蜷在盆底,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擦着木盆边缘留下三道白痕。 漂到北岸时,天快亮了。齐进虎第一个跳上岸,腿一软跪在地上,吐出两口江水,却死死攥着情报没松手。 后来炮兵照着图开炮,对岸的碉堡一个个炸开,243团的战士冲过去时,还看见敌军指挥官拿着没烧完的部署图发呆。 “那炮打得真准,像长了眼睛。”老兵们后来总说,可他们不知道,那“眼睛”是三个侦察兵用命换来的。 1950年冬天,齐进虎在长津湖踩响地雷时,怀里还揣着个小木盆模型。那是他特意找人做的,说要带它去朝鲜看看。 牺牲那天,他才25岁,离新中国成立刚过一年。战友们在他口袋里发现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木盆在博物馆好好待着,等胜利了,让它看看咱的江。” 现在去山东荣成烈士陵园,能看见齐进虎的铜像,手里攥着那个木盆模型,目光望着南方。 有年清明,当年一起划木盆的小李来了,给铜像敬了个礼,说:“老齐,那木盆成文物了,比咱有名。”风掠过墓碑,像在应和。 那个木盆后来真的“看”遍了长江。打渔的渔民捡到过它,摆渡的船工用过它,直到被博物馆收走时,盆底的三道擦痕还清晰可见。 讲解员说,这木盆见证了最朴素的智慧——在没船的时候,洗澡盆也能变成战船;在没路的时候,侦察兵的脚能踩出大道。 主要信源:(威海新闻网——侦察英雄写传奇——《渡江侦察记》原型人物齐进虎)
1943年,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两挺机枪。战士们高兴极了,随即用布把枪身擦得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