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暂不讨论中国崛起,先回答三个更重要的问题。第一,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欣赏中国电影、文化和书籍?第三,什么时候全球消费者会首选中国品牌? 前不久,深圳那个热得像蒸笼的天气里,凤凰网办了个“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会场里人山人海,跟顶流明星见面会似的,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这场面,说白了,就是现在中国企业家们集体焦虑和兴奋的一个缩影。 会上,白发苍苍的龙永图老先生又被问到了那个他十五年前就转述过的“灵魂三问”。龙老在深圳论坛上再次回应,话里透着一股子清醒和实在。他说,第三个问题,品牌,咱们已经开了个好头。但前两个,教育和文化,路还长着呢。 这三个问题,就像三面镜子,照出的不光是我们的长处,更有那些我们平时不太愿意直视的短板。 先说说龙老觉得最有谱的“中国品牌”。 有个在德国慕尼黑做工程师的朋友,前几年聊起车,他言必称“BBA”。可就在上个月,他突然兴奋地炫耀他新提的车,一台蔚来ET9。 他说,蔚来的换电站已经开始在德国铺开,内饰的科技感和舒适度,还有那个车载智能助手NOMI,让他觉得这根本不是一辆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会交流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他周围的德国同事们开始讨论中国电车,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它们在某些体验上,确实做到了领先。 它说明中国品牌正在撕掉“价廉物美”的旧标签,开始跟“科技”、“设计”和“生活方式”这些词挂钩。再看看大疆无人机,在国外几乎就是行业标准;还有安克的充电宝,成了多少欧美科技博主视频里的常客。这些品牌,靠的不是国家补贴,是实打实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是在全球最挑剔的市场里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但咱也别高兴得太早。一个蔚来,一个大疆,还撑不起整个“中国品牌”的门面。在奢侈品、在精密仪器、在很多需要深厚历史和文化沉淀的领域,我们还是个小学生。这条路,才刚刚开了个头。 接下来说说更难的,文化。 这几年,我们的文化产品出海,确实有几个亮点。《原神》这款游戏,让全世界几千万年轻人一边“氪金”一边学中文“岩王帝君”怎么念;《三体》的英文版拿了雨果奖,连奥巴马都成了书粉;还有一些网剧,在东南亚也火得一塌糊涂。 可这些是“面”,不是“体”。咱们得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像好莱坞那样,能持续不断地生产出让全球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商业大片?我们有没有像J.K.罗琳那样的作家,能创造出一个风靡全球二十年的魔法世界?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但大多还是功夫、熊猫、红灯笼这些符号化的东西。他们想赚中国市场的钱,但他们打心底里,还没想过来认真理解和讲述一个现代中国的故事。 问题出在哪?龙老提了一句,“要生产更好的文化产品”。这话简单,做起来太难了。我们的故事,常常要么是讲给“自己人”听的,充满了我们熟悉但外界陌生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要么就是急着要“教育”全世界,姿态有点高。 我们很少能像《寄生虫》那样,用一个韩国家庭的故事,讲出全世界共通的阶级焦虑。 最后,聊聊最核心,也最难的那个问题:教育。 说实话,这些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数据,2024年有超过50万的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规模不小。但我们得冷静地看看结构,其中有多少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又有多少是冲着我们的顶尖学科来的,而不是因为奖学金或者“中国经验”? 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些大学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精英的首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学术声誉和思想的自由市场。在那里,最顶尖的头脑可以碰撞,最大胆的想法可以被讨论,最前沿的知识被创造出来。它卖的不仅是文凭,更是一张进入全球精英网络的门票。 我们的大学,在硬件上已经不输甚至超越了很多世界名校。但硬件再好,也需要顶级的操作系统和丰富的软件生态。 这个“软件”,就是大学的精神和文化。 所以,龙永图老先生的这三问,十五年前听,觉得是个远大的目标;十五年后在再听,更觉得它像一把尺子,精准地量出了我们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一个“受人尊敬的强国”的距离。 品牌,是我们的“面子”,正在一点点挣回来。文化,是我们的“里子”,还需要精心织造。而教育,是我们的“底子”,必须下大力气夯实。 这条路不好走,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全球化遭遇逆风,贸易壁垒、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时代。但就像那场深圳论坛的主题“为开放的世界”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外面有风雨,就把门窗关上。恰恰相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拿出更开放的胸襟,更坚定的步伐,继续走出去,也欢迎别人走进来。
只要中国制造一直保持领先保持第一,时间长了世人就会慢慢觉悟过来,所谓大学排名都是浪得虚名名不副实,能改善民生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才是真正的科技。所以说,求学与文化氛围一定会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而由量变到质变,中美力量的对比不是一个亲美分子能随便下的结论。
虚怀
太精辟了。
紫气东来
赞同作者的观点
真相
不来中国读书,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太死板。不认可中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不用中国品牌,是中国品牌太卷,不拼质量拼价格,最后成了廉价的代名词。中国好的品牌,老外也是认可的。
痛水果湖的木马 回复 08-21 13:40
可能你喜欢快乐教育,快乐教育就没有科技人才,数理化生肯定得一板一眼学出来、来不得半点马虎
用户85xxx42
这龙永图是个典型的公知
痛水果湖的木马 回复 08-21 13:39
我们不需要留学生,也不欢迎留学生,我们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足够经济建设
中国人在中国 回复 痛水果湖的木马 08-21 19:32
这是国家战略并非你认为的这么简单的事情
用户10xxx86
龙.提出的三个问题恐怕得需几个世纪!
用户10xxx86
文化这东西,也只有建立在经济强大的基础上。只要中国强大到了遥遥领先的地步,世界自然会觉得所有的中国元素都是先进的。就如现在的美国,这也是美国紧张中国崛起的原因。
鎏金岁月
返璞归真唯结果。百姓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好,别人就喜欢
用户10xxx51
龙永图放屁。
用户10xxx42
人的认知是也是惯性的,鸦片浅争后好一段时间周边一些国家还臣服于大清呢[静静吃瓜]
李之文185688
如果能解决就业问题,谁愿意将亲生骨肉送至远方
用户10xxx79
亲美分子。
雄鸽
我国入世第一功成龙永图说的太精辟了!他太了解世界了!被无脑黑粉水军公知们变态扭曲抹黑歪曲事实!恰恰他是我国第一个高级外事外交部级官员中,首位提出反对儿女留学后留在国外的第一人!他曾说他女儿就被他强留在国内,女儿手下好多都是留学回来的!他说要养儿防老!他不会图虚名,把儿女送给老外当儿女!自己在中国孤独一生!
木易
慢慢来,相信中国
青春无悔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行的通就行,学中国文化需要很高起点,基础都没有学什么
用户10xxx20
现在是象这样清醒的人确实不多。
痛水果湖的木马
拜托,我们不需要留学生,也不欢迎留学生,哪里来的回哪去,我们每年毕业一千多万大学生,足够我们经济建设了,我们不是移民国家,不欢迎移民
李西民
多少年的东西了又发出来!小编无耻!
伏特
心向中华民族,向您致敬!
用户12xxx06
路还很长,国人需努力!
李西民
多少年的东西了又发出来!小编无耻!
云侠
什么时候全世界的科技精英都往这里聚,为我们开发高科技项目。
回忆
第二个问题是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问题,这个很难。
火柴
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龙部长这种人的。但我想说的中国的软实力巳经开始发力了。孙子兵法早上美国教科书,而中医也被很多外国人接受。连毛主席语录都开始出现在西方议会的辩论场了。
我心狂野
打出去一拳!就全解决了
顺其自然
第四最关键,世界富商名人将财产转移至中国,世界名人、有钱人、高官及子女纷纷放弃本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并在五星红旗下宣示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
用户10xxx48
敌对立场下,斗争远大于合作。
天雷
看看现在的美西国家哪里还有什么言论自由!
用户10xxx84
我对这个人有点反感,老气横秋的。从他的言谈里,总觉得他高人一等似的,但他的一生里也设有多少功绩。
顺风顺水
老弟,关键是看这人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学识与了解程度也是为立场服务的,你确实嫩了点。至少现在来看,他的一些观点是不对的。
用户22xxx73
简单,在百八十个国家驻军,这几条很容易就实现了。
火柴
当然西方教育有优点不能不说但中国人在世界上越来越被人尊重也是事实。
心向白云闲
从直观上讲:他了解一些,还是你了解一些? 从经济角度上看:一个曾经加入WTO的国家代表了解一些,还是你了解一些? 从经济角度分析对比上看:一个前国家商务部副部长了解一些,还是你了解一些? 从学历学识上看…………算了,但凡要点脸的都知道!
用户10xxx07
龙永图确实公知化,可能他孩子们在国外求点差异的优越?只是感觉。
心怡园
中国人教育问题在幼儿教育。3岁看小 7岁看老
青春无悔
很多东西不能只看表面,一面,
用户16xxx39
公知威武
Tiger
带节奏
用户12xxx81
龙永图应该问:清华、北大什么时候不再将中国的优秀的学生送往美国?这是教育自信问题。你自己每年大量往美国输送优秀学生,别人凭什么将优秀学生送往中国?
奼坴䝧
问得好啊问到点子上了
用户10xxx07
如果学西方那套,我们用武力强力打开他们市场和土地,如何?就不信他们不用5G和网上支付等好东西了。
小弟
不可能
用户10xxx78
公知多虑了,迟点都会学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