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3年,曹参正在家里喝酒,小吏忽然进来传信:“萧相国去世了。”曹参听完,哈哈大笑,吩咐小吏快去收拾行李,说自己就要入朝当相国了。小吏心想:萧相国临终前托梦了?应该是丞相喝醉了。 此时的曹参是齐国丞相,忽然说调到朝中当相国,说出来自然让人觉得很怪异,相国去世了,怎么就觉得他来当? 过了不久,朝廷的使者居然真的来宣召,让曹参入朝当相国。 尽管萧何和曹参关系不和,萧何临终前还是向汉惠帝推荐了曹参,主要的原因是刘邦的遗诏:萧何之后,曹参接位。 曹参继任相国后,按照萧何原来的做法,什么都没管,日夜饮酒作乐。去他府上谈事的客人们也是被他一直灌酒,话都没能说出口。相国府旁边的官吏宿舍,同样也是整天饮酒高歌,曹参非但没有治罪,反而加入他们。 曹参是不是个坑?天天饮酒作乐,感觉我上我也行,对此汉惠帝很不满。 汉惠帝刚上位不久,曹参又不搭理他,这就郁闷了。汉惠帝觉得曹参就是看不起他,所以不愿意辅佐他。 汉惠帝自己不好意思问曹参,不过曹参的儿子曹窋刚好是中大夫,汉惠帝就让曹窋以他自己的名义问他父亲,让他跟曹参说:“皇上很年轻,没有治国经验,正需要相国辅佐的时候,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二不过问大事,这江山还怎么治理?” 汉惠帝把曹窋坑惨了,曹窋假期回家后,按照汉惠帝的话劝自己的父亲。这话一说完,被大怒的曹参打了两百大板。曹参让他别在家里碍眼,谈论什么大事,进宫侍奉皇上才是正事。 汉惠帝也是气,不就是让他劝你几句,至于把自己的儿子打成这样。 到了上朝的时候,汉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罚曹窋呢?是我让他劝你的。” 曹参脱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仔细想想,你跟高帝比,谁更圣明英武?” 皇上说:“我怎么敢跟先帝比呢!” 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比,谁的才能好?” 皇上说:“你似乎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帝和萧何定了天下,法令已经制定得很明确,陛下无为而治,臣等谨守职责,遵循已有的法令不变,这不就行了吗?” 汉惠帝明白了曹参的意思,就对他说:“好,你不必再说了。” 连年战乱,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百姓需要休养,曹参做丞相三年,奉行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大力发展了经济。 这就是“萧规曹随”,曹参看似揭自己的短,实则是在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曹参的“无为而治”在后世留下了佳话。 新官上任三把火,未必都要烧,萧规曹随,也是一种大智慧。
直接听蒯彻的,三国鼎立,谁也不帮[吃瓜]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