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鉴赏收藏精品之吉州窑鹧鸪斑香炉
鹧鸪斑瓷器在宋代的南北方多个窑口都有烧造。可能是属于视觉效果比较好,制作工艺不太复杂的品种吧?
本件吉州窑鹧鸪斑香炉,看真的理由,主要从做工,釉面,釉色,胎体来分析:
从工艺上看,个人认为是手工整坯掏制,不是拉坯制作。可能是高度因素,拉坯反而没有掏制的成功率高。之所以说是手工制作,从香炉顶部边缘一摸就知道,宽窄交错,肯定不是磨具印制的。
从釉面上看,属于吉州窑的施两遍釉水的窑变釉。第二遍窑变釉形成的流釉痕迹,凹凸过渡自然。
从釉色上看,底釉和窑变釉都是酱釉,窑变釉中掺有黄色和白色的发色料,使得单纯的两层酱釉的地方,泛深褐甚至泛黑,加上黄白两色的鹧鸪斑,整个釉面形成酱,黑,黄,白四色交融的状态。
从胎体上看,在器身外侧突出的炉柄和底足,因为高温烧造,自然拉动内膛部位凹陷起伏。另外,就是底部三个非常小的圆形支钉痕,与北方窑口的区别非常大。我们在清代景德镇御窑瓷器中,看到相同的痕迹。
再就是内膛的酱釉色彩,泛红,非常少见。使用痕迹基本没有,我们感觉就是作为陈设器摆放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一个非常精致,美轮美奂的香炉,摆放在案头,就已经足够赏心悦目了。
隅翁
现代化学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