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在福克斯的灯光下说了句难听的真话。主持人追问为什么不去制裁同样买俄油的欧洲,他耸耸肩:“要是盯着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原油往下查,你会发现大头被炼成成品油又卖回全球市场。真要去制裁中国,只会把全球油价顶上天。”这话放在今天的华盛顿,算是把台词读穿了:不是不想,是不敢。敢不敢得罪印度,倒是另一回事。印度网友炸锅,指着美国骂“双标”。可在鲁比奥的逻辑里,这恰恰是“正确”的双标。 他接着摊牌:参议院有人提过对中国、印度一并加征100%关税,但欧洲各国私下里已经发出“别闹”的信号。他还补刀一句——“我不想和欧洲针锋相对”。翻译成人话:要找一个能下手、又不至于把全球油价点燃的靶子,印度的“性价比”最高。两周前,特朗普以“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为名,对印输美商品再加25%,叠加以往税率,整体顶到50%。结果是,全球买俄油的国家里,只有印度被当场拎出来示众;同一时间,欧盟对俄贸易还做到了675亿欧元,美国自己也还在进口俄核原料和钯金。新德里外交部的评价干脆——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这不是一句口水仗能糊弄过去的数字。印度对美每年顺差458亿美元,50%关税像一把剃刀,直刮纺织、珠宝这些吃劳力的行业,150万岗位悬在空中。能源更要命,俄油占到印度总供应的35%,每天超过200万桶。真让“断供”落地,找替代要多掏出一笔“看不见尽头”的钱。最扎心的,是来自战略层的被出卖感:当初为了给全球市场降温,莫迪按美国的意思多买俄油,如今这成了“罪证”。街头抵制从麦当劳到苹果一路扫过去,标语写得很直白:“你制裁我?我就制裁你。” 鲁比奥说真话不是诚实,而是算术。他非常清楚,对华开刀等于自伤经脉。中国把俄原油炼成成品油的产业链,已经嵌进全球能源循环。这个链条一拉断,美国通胀就会像被放出笼子的野狗,再一次扑向超市货架。对印下手则不同:印度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军事体系又有86%的武器依赖俄罗斯。在华盛顿看来,莫迪吵两嗓子也不会真翻脸,因为“印太战略”还要靠美国这根杠杆去撬中国。低成本表演,政治收益最大——这门生意,鲁比奥说得比谁都直白。 为了把“低成本”做到极致,美国还顺手摸向巴基斯坦:纺织关税给到5%的减免,油气谈出120亿美元的订单,商务部长放狠话——“三个月走完印度三年的谈判路。”这话的意思不必再解释:扶巴制印,捏住你的产业带和能源喉咙,你就会乖一点。华盛顿从不遮掩,它一向擅长在两个区域对手之间找杠杆,然后坐等筹码生息。 印度的局面因此变得滑不留手。军队的T-90、苏-30离不开俄式补给,若顺从美国走到极致,备件断流,战力就是一张会渗水的纸;若转身抱紧中俄,西方市场那边会开始算账;若继续两头讨好,金砖伙伴里对你的信任也会打折。这不是战略回旋,而是战略剃刀,刀刃每一天都在皮肉上磨。 印度当然也在反手布局。去美元化的试探从账面走到台面,卢比结算加速,与中东、东南亚谈本币互换;中俄则推动以本币结算俄油,为印度递上一张“对冲券”,等于给金砖注了一针凝固剂。说到底,能源和结算货币是地缘政治的两条底线,谁能在这两条线上保住主动权,谁就不至于在下一轮风暴里被迫站队。《华盛顿邮报》说美印关系跌到十年低点,指望新德里烧掉与莫斯科的桥是“愚蠢”。这句话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对华盛顿的提醒:你可以逼,但别把对方退路逼成绝路。 鲁比奥这一番“坦白”,倒像替美国把遮羞布扯开了半截。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遇到油价、通胀、选票,规则就让了位;遇到欧洲,盟友的担忧就成了豁免的理由;遇到印度,既能展示强硬又不至于引火烧身,刀就落下来了。国际政治从来不讲童话,一切围着利益转,这是常识。但常识之外还有一点经验:谁把盟友当一次性工具用,谁迟早会在关键关口发现,棋盘上剩下的,只有自己和一堆空位。 这场风波不会就此结束。关税会滚成雪球,能源会沿着最省事的路径重新分配,金融的接口会被悄悄改写。等尘埃落定,印度要算的,不仅是这张25%叠到50%的账单,还有“被当场点名”的羞辱;美国也要算的,不止是一次政治作秀的得分,还有它在全球产业链里新添的一条裂缝。至于中国,不急着上台词。把炼化与成品油出口稳住,把本币结算的通道拓宽,静看美国在“不能制裁中国、又必须找个对象”的两难里继续表演。风往哪边吹,不用喊口号,市场会作出选择。 参考资料:《 为何只罚印度买俄油,却不罚中国?鲁比奥说实话了,不怕得罪印度-凤凰网 》
鲁比奥在福克斯的灯光下说了句难听的真话。主持人追问为什么不去制裁同样买俄油的欧洲
追史亦探今
2025-08-19 14:15:43
0
阅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