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学习笔记第342篇|方剂

书摘 🍀🍀🍀 增液汤《温病条辨》🍀🍀🍀 【 功用 】增液润燥(滋阴清热,润燥tong便) 【 主治 】阳明温病,津亏肠燥便秘证 → 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脉沉无力 【 病机 】热邪伤津,津亏肠燥,水少舟停(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 【 治法 】滋阴润燥tong便 【 应用 】热病伤津、肠燥便mi证的基础方,也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现代常用于温病津亏肠燥便mi、习惯性便mi、慢性牙周yan、慢性咽喉yan、复发性口腔kui疡、糖niao病、皮肤干燥综合征等属阴津不足者 【 君药 】玄参(30g) 【 臣药 】生地(24g) 【 佐药 】麦冬(24g) 【 特点 】以补药之体,做泻药之用;重用养阴生津之品,“增水行舟”;药少量重而效专力宏 【 方歌 】增液汤用玄地冬,无水舟停便不通,或合硝黄作泻剂,补泄兼施妙不同 【 趣味记忆 】玄参卖地 【 辨证要点 】大便秘结、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 使用注意 】阳明实热引起的便秘,则不宜用本方(应该用承气汤) 🔖🔖🔖 鉴别 🔖🔖🔖 【 增液汤 】🆚【 增液承气汤 】都是“增水行舟”之剂 → 治肠燥津伤之便mi 1. 药味对比 * 增液汤 → 玄参(30g)麦冬(24g)细生地(24g) * 增液承气汤 → 增液汤+大黄(9g)芒硝(4.5g) 2. 功用对比 * 增液汤 →养阴增液而清热(阴血素虚,或津大伤) * 增液承气汤 → 滋阴增液,且泻下之力强(肠燥阴亏,热结较重) 🪴🪴🪴名句摘录🪴🪴🪴 “三药合用,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温病条辨》卷二 “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温病条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