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比利时青年罗格尔即将被德军执行绞刑,国王亲自向德军求情,但德军却丝毫不给面子。没想到关键时刻,一名中国女子却挺身而出救下了他! 1943年春天,比利时小镇艾克兴发生了一件改变命运的事件。19岁的抵抗组织成员罗格尔因破坏德军铁路被判绞刑,就在行刑前24小时,一位中国女性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营救行动挽救了他的生命。 这位女性名叫钱秀玲,1913年生于江苏宜兴的书香门第。她自幼成绩优异,11岁考入苏州女师附中,16岁跟随兄长远赴比利时求学。在鲁汶大学化学系,她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部学业,22岁便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学业完成后,钱秀玲本打算回国发展,却在1935年遇见了医学院学生葛利夏并与之结婚。因为比利时乡村缺医少药,夫妇俩最终选择留在埃尔伯蒙村开设诊所,为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德军占领比利时后,钱秀玲的堂兄钱卓伦成了关键人物。这位国民党将领曾与德军驻比总督法肯豪森在南京共事,两人有着数年的工作交情。当罗格尔面临死刑时,钱秀玲意识到这可能是唯一的救命机会。 她连夜准备了村民联名求情信,还找出堂兄钱卓伦的旧照片作为身份证明。通过正式渠道,钱秀玲成功申请到与法肯豪森会面的机会。当这位德国将军看到昔日同事的照片时,立即认出了钱卓伦,同意重新审理罗格尔的案件。 第二天,罗格尔获得释放。但钱秀玲的救人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利用这层特殊关系,接连救下了更多生命。即使怀孕五个月,她依然坚持为村民奔走求情。 第三天,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村外的刑场,钱秀玲得知又有村民要被处决,毅然赶到现场直接与行刑队交涉。凭借着她与法肯豪森建立的信任关系,成功阻止了这次处决。 战争期间她直接或间接救助的生命超过一百人。 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准备审判法肯豪森。钱秀玲再次站了出来,这次是为了这位曾经帮助过她的德国将军。她组织当年获救的村民联名上法庭作证,讲述法肯豪森在占领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最终帮助他获得了减刑。 战后的钱秀玲选择继续留在比利时,她在布鲁塞尔郊区开了一家中餐馆,亲手教当地人包饺子、做中国菜。同时,她还创办了中文学校,让金发碧眼的比利时孩子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比利时政府和民众没有忘记这位恩人,布鲁塞尔有一条以她命名的“钱夫人路”,艾克兴镇至今还保留着她当年使用过的书桌。 2008年,95岁的钱秀玲在布鲁塞尔安然离世。比利时主流媒体称她为“国家英雄”,当年被她救下的村民后代们手捧鲜花为这位“中国妈妈”送行。葬礼上,有人特意带来了茉莉花——那是她家乡宜兴的代表花卉。 当年被救的青年罗格尔活到89岁。临终前,他嘱咐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是一位中国女性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这句话至今还刻在艾克兴镇的纪念碑上。 有记者曾问钱秀玲为什么要冒险救人,她的回答很简单:“看见那些母亲哭泣的眼睛,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跨越国界的人性温暖。 比利时国家档案馆——罗格尔被捕及释放记录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43年,比利时青年罗格尔即将被德军执行绞刑,国王亲自向德军求情,但德军却丝毫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8-20 15:23: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