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杨澜问黄霑:我有点好奇啊,您那句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的词是怎么构思出来的?黄霑说:是在卫生间里突然灵感迸发,信手拈来! 黄霑原名叫黄湛森,1941年3月18日出生在广州番禺,家里祖籍沙头。八岁那年,他跟着父母搬到香港,生活从此扎根在那片热闹的土地上。童年时候,他和李小龙是小学同学,两人起初关系一般。有回李小龙欺负了他的堂兄,黄霑不服气,就找上去单挑,结果连续五次都输了,但这事反而让他们成了朋友。 他后来常常提起这茬,觉得挺有意思。 上学路子上,黄霑进了喇沙书院,之后考上香港大学中文系,1963年毕业。刚出校门,他先干广告,设计海报和文案,那时候粤语流行曲刚兴起,他慢慢转行搞音乐。和顾嘉辉搭档后,两人合作了不少粤语歌,风格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生活。他的第一首歌是《忘记他》,给邓丽君唱,很快就火了,传到两岸去。 除了填词作曲,他还写小说,不过那只是闲时打发时间,不想太出名,怕耽误正事。他觉得音乐和广告已经够他忙的,名气也够用,不用靠小说吃饭。 黄霑这人多才多艺,还当主持人、演电影,和倪匡、金庸、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一辈子写了近两千首歌,风格有时豪迈,有时细腻。他好抽烟喝酒,作息乱,但才华没话说。晚年他还读博士,研究粤语流行曲的兴衰,挺有心。 杨澜采访黄霑时,问起《沧海一声笑》那句“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词怎么来的,黄霑说是在卫生间里灵感来了,随手写下。 他觉得这不算啥,最满意的其实是《上海滩》主题曲里的“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那歌当时红遍全国。他创作这首只用了二十分钟想词,一个小时改完,简单直接。 杨澜又问他音乐这么牛,为什么小说没那么出名,黄霑说小说就是玩玩,太费劲了。如果写太好,别人老找他写,他就没时间干别的。而且他名气已经够,不靠小说混日子。聊到网上传的他和李小龙打架的事,他承认是真,小学时找李小龙单挑五次,每次都输,但也因此交上朋友。 提到《沧海一声笑》给许冠杰唱时,许冠杰想改词,黄霑死活不让,说不管你多大牌,词动不了,不唱拉倒。 他这人就这样,直来直去,能装的时候装,但有机会就实话实说。那年他六十一岁,还说自己不怕得罪人。 黄霑后来继续创作,风格保持真实。2001年,他查出肺癌,当时没对外说,继续干活。 多年抽烟喝酒、睡得少,身体终于扛不住。他一边治病,一边读博士,2003年拿到学位,研究粤语歌的起落。病情时好时坏,他低调处理,没大张旗鼓。 2004年,肺癌引发肺炎,他住进沙田仁安医院。11月24日凌晨,他走了,享年六十三岁。 葬礼简单,只限家人。追思会在香港大球场开,超过一万五千人去,播放他的歌,大家静静听。他的儿子黄宇瀚对外说,希望大家记住父亲的笑声。那周媒体反复放他的作品,街上到处是熟悉的调子。
蔡少芬的无奈!王晶导演揭露蔡少芬在香港TVB的窘境,原来在香港,蔡少芬已经无路
【69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