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北京忙着公布“9·3”阅兵的最后细节,一边是东京忽然抖出一条消息:海上保安

剑指天涯问录 2025-08-21 13:43:33

一边是北京忙着公布“9·3”阅兵的最后细节,一边是东京忽然抖出一条消息:海上保安厅把“海上守卫者”(MQ-9B)拉上钓鱼岛上空执勤。镜头切换得很勤快,算盘打得更精。 说是“正式启用”,可真相是这玩意儿早在四月就悄悄飞过几轮了——不说、先用,用了、再说。典型的小动作:既想挑事,又怕担责。如今挑在阅兵前公开,一句“应对中国海警频繁进入相关海域”,把自己装成“受害者”,把中国的常态化巡航执法说成“滋扰”。剧本还是那本老剧本:自导自演主权秀。 别被“海上守卫者”的参数吓着:续航四千三百公里、滞空四十小时、卫星链路覆盖广……日本媒体一通彩虹屁,仿佛天眼一开,钓鱼岛尽在掌中。可它再怎么飞,飞不出一个事实——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中国海警在自己家门口执法,叫“例行”;日本把美国货搬来探照中国海域,才叫“越界”。更离谱的是,海上保安厅放话要用无人机“空中喊话驱离”。先别谈效果,法理上就站不住:你拿着扩音器冲着人家的海上执法喊,喊不出一寸主权。 过去一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航行了355天。日本拼命制造“既成事实”,右翼渔船时不时窜一下、拍几张照片、炒一波“实控”的错觉。但你再怎么摆拍,也改不了海上执法的常态化、更改变不了中国管控的韧性。现实很枯燥:你来,我在;你退,我在。镜头之外,才是力量对比的长镜头。 日本这套操作,还有更熟悉的背景板:抱着美国大腿打“印太”旗号,顺手掏钱买几件“先进装备”,指望靠技术外衣给政治加戏。问题在于,外衣是外衣,身体还是那副身子骨。MQ-9B自卫弱、速度慢、起降受限,真进对抗环境,既怕电磁压制,也怕“黑天鹅”——天上有风云,海面有浪涌,链路一断,就是昂贵靶标。日本把它当“定海神针”,更多是心里需要一块安慰剂。 石破茂上台后,嘴里没少说希望改善对华关系,推动交流合作。镜头一转,靖国神社的旧账没翻篇,钓鱼岛上空又加了一架美国货。对内,右翼要交代;对外,又想不伤和气。两头下注的结果,只会让人看清矛盾:一边喊“稳定”,一边推“修宪扩军”;一边眼红中国市场,一边拿钓鱼岛做文章。这不是“平衡术”,是摇摆给自己挖坑。 顺手说句现实的冷话:美国不会替日本“背锅”。卖你无人机,价格是真高;真出事,第一时间把你顶在前面。东京心里也清楚,靠军售单和口头承诺换不到安全感。更何况,中国的无人体系、海上态势感知、电子对抗手段,早不是十年前的水准。你端着“海上守卫者”飞来飞去,我们只会更从容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海警执法不停、渔业管理不乱、海洋科学调查不止,必要时再加几道“软硬并行”的网,把你的把戏限制在“表演区”。 把视角拉回今天的时点。阅兵是纪念,更是宣示——宣示我们守和平的能力和决心。日本挑在这个当口给钓鱼岛升温,不是偶然,是试探。试探我们会不会被噪音带节奏,会不会把注意力从既定的节奏上挪开。答案不用吊胃口:不会。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的节奏向来是“慢刀快斩”——日常维权织密织厚,关键节点快准狠;既不被拖,也不被激。 给东京留一句劝:无人机不是护身符,盟约不是免死金牌。你可以继续在词藻里“维护地区稳定”,也可以继续在动作上“挑衅加码”;但别指望在经济上靠中国、在安全上靠美国、在历史上靠选择性失忆。世界没有这么便宜的三全其美。钓鱼岛的归属,不会被一架MQ-9B改变;一再越红线,只会让自己的回旋余地越来越窄。 参考资料:《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8月举行-央视网 》

0 阅读:54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