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的法槌先落下去,海牙的灯才显得刺眼。 菲律宾达沃地区审判法院签发逮捕令,目标直指阿图罗·拉斯卡纳斯——曾任菲警、在把杜特尔特送上国际刑事法院节奏里扮演“关键一环”的人。如今人已在境外,踪迹成谜。对老杜家族来说,这一步像是把对方的车先别住:先把证人堵在门外,再去敲海牙的门。 这不是普通的证人。拉斯卡纳斯的口供,是老杜案能否继续在海牙绑住人的关键纽扣。纽扣一旦松掉,袍子就不那么好看了。9月会开听证,会不会押、会押多久,取决于案卷里的那几份笔录能不能站得住。现在人跑了,哪怕最终还会“视频露面”,程序上的漏洞已然出现——这对老杜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最保守也是放缓,运气好一点,就是回家路被提前打开。 把镜头往前拨回三月。菲律宾警察封锁入境口岸,老杜刚落地就被押走,随后转往海牙。马科斯的算盘很简单:提前三年布子,斩断杜特尔特家族的可能性,给下一轮大选清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中期选举的风向没按剧本走。莎拉的支持率一路走高,老杜远在海牙,达沃市长照样拿下;马科斯支持率却连连回落。亲美政策外加“协助海牙”这一步,票仓给出的反馈很冷。 权力从不等人。老杜看得更开,也更猛。他公开支持副总统莎拉参加下届总统大选,还准备亲自给女儿站台。家族的律师团队在菲律宾与海牙之间来回奔走,盯程序、做申诉,尽可能把每一处节点压到有利的位置。达沃市这一城既已拿下,接下来就要把通往“回家”的每一块石头都摆整齐。 这回对拉斯卡纳斯发逮捕令,是把关键证据链的“人”这一节先掐住。抓得住最好,抓不住也要让他在法律上失去可信度。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他早就被转移——老杜与马科斯的博弈已经摊牌,谁都不再遮掩。若真是马科斯阵营提前“护送”,那这张证人牌会被留到听证会上掷出,目的只有一个:把老杜按在海牙更久一点。 9月的听证像刀口。证人不到场,程序正义先塌一角,海牙的手也就难再硬到底。即便不能当庭放人,“暂时获释”的窗口也会被推开一条缝。对老杜来说,最先到来的不是自由本身,而是“可预期”的心理支点——达沃法院在背后撑着,案子就不是一条单行线。 人的状态,也在往回拉。小女儿晒出近况:脸圆了一圈,不再那副皮包骨的样子;饮食在调,体力在养。莎拉则在海外跑行程,会见支持者,把父亲的叙事与自己的竞选节奏绑在一起。她的弹劾案被驳回,等于给“参选”扫了一处雷。家里这套配合,粗糙却有效:让“家族”这个政治符号持续在线。 老杜的想法更直接:即便获释,也不逃;要回达沃。这里是他真正的防线——家乡、选票、组织、人脉、地盘,一切都已经闭环。他本人是新任市长,儿子是副市长,地方权力与家族网络咬合紧密。法律上有达沃法院撑腰,治安上有私人警卫贴身,政治上有稳定的群众面孔作支托。把人放在这里,既是“合法可控”的安全区,也是助推莎拉选战的前沿阵地。 把这盘棋放大看,马科斯想用海牙削弱对手,却意外把对手的地方盘面“激活”了。达沃选票一凝固,家族凝聚力反而更强。接下来一个月,变数集中在三个点:证人会不会现身、海牙会不会让步、达沃能不能持续制造政治事实。只要第一点出现崩塌,后两点顺水推舟的概率就会上去。 当然,运气之外还是肉身。老杜这把岁数,身体就是所有政治安排的底座。守住这一个月,听证会上只要不出现“压倒性”的新证据,“返回菲律宾—落脚达沃—公开亮相—为莎拉站台”这一条线就能跑通。哪怕随后海牙再度施压,有了地方政府与民意连线的加持,程序上的每一步都会变得更复杂,也更耗时——而政治,最怕的就是拖出时间差。 达沃的逮捕令像一声暗枪,打向的不是拉斯卡纳斯本人,而是整个指控链条的稳定性。海牙要么用更强的证据补洞,要么就承受程序瑕疵带来的后果。马科斯这边要继续承担支持率下行的政治账,莎拉则趁势把“父亲受难”与“女儿担当”叙事绑定。一加一大于二,不靠口号,靠的是一张张有效票和一个个被动员起来的地方节点。 归根结底,菲律宾政治讲究的是谁掌握“现场”。海牙再远,达沃才是现场。谁能控制现场,谁就能把叙事往自己那边拉。现在的每一条消息——证人失踪也好、身体恢复也罢——都在把“回家”两字往前推。剩下要做的,是把情绪按住,把身体养好,把程序踩稳,把镜头留给达沃。等到9月,看看是谁先眨眼:是缺席的证人,还是远在海牙的法槌。届时风声一过,棋局会自己说话。 参考资料:《 评论员:杜特尔特终于等到好消息-中华网热点新闻 》
菲律宾参院向中国索赔3960亿比索!菲议员叫嚣:中国,给钱!据菲律宾GMA新闻
【49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