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孩子上初中了,你才这知道这个真相,就太晚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感到越来越焦虑,不是因为教育太卷,怕孩子掉队,也不是因为孩子跟自己疏远了,不好管了,而是因为时常会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一位朋友回顾孩子的初中三年,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他说:孩子的初中三年,是我最难熬的三年,太难受了,感觉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 孩子熬夜不睡,你去提醒他早点睡,孩子要么对你爱搭不理,要么直接怼你一句:你话怎么那么多?能不能消停一会儿? 好吧,那就闭嘴吧,转头孩子又说你对他冷暴力了。 总之就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怎么做都是错的。这真的让父母无所适从。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都挺不容易的。 但有一说一,即便同样是青春叛逆期,孩子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那些在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成绩中等偏上,有一定思考能力,有“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这种基本意识的孩子,即便初中开始“作”了,开始抗拒家长的管控了,他们也能靠着“习惯”和“自驱力”,确保不会在学习上掉链子,依然能考进重点高中。 而那些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没有“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要对自己负责”这种意识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会让家长非常头痛。 你想管,但孩子根本不配合。 就拿手机管控来说吧,小学时,你还能镇住孩子,进了初中,你要是收走孩子的手机,孩子能跟你玩命。 你怎么管?你敢不敢管? 你索性不管了,让孩子自生自灭吧。 看着孩子一天天虚度光阴,走上歧途,你能坐得住,你能心安吗? 你会时时刻刻纠结、心痛、抓狂、崩溃。 你会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省心? 然后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个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其实都在吃孩子小学6年攒的的老本。 花6年时间把孩子的习惯养好,初中不管或少管,孩子也不会跑偏。 花6年时间把亲子关系养好,初中跟孩子偶尔有争执,也很快能冰释前嫌。 小学6年陪读的含金量,是整个小初高12年里,最高的。与其后6年鸡飞狗跳,真不如前6年多费点心、多花点时间。
如果等孩子上初中了,你才这知道这个真相,就太晚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初中以后,
多多评育儿
2025-08-23 09:18:44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