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鼠变少了?一位60多岁的农户表示:目前农村的老鼠的确比以前少很多,主要原因并不是猫类的泛滥,而是因为这点。 主要信源:(河南日报农村版——农村老鼠少了的喜与忧;生活日报——老鼠为何不见了) 现在走在路上或者家里,想碰见只老鼠真不容易。 这些以前满街跑的小东西,现在倒成了稀罕物。 老鼠过去被叫做"四害之首",偷粮食传疾病让人头疼,可如今数量越来越少,这里头确实有门道。 回想几十年前,农村多是土坯房。 这种房子墙软地松,老鼠爪子刨几下就能打洞做窝。 它们专挑粮仓旁边挖地道,晚上溜进去偷米偷面,日子过得挺滋润。 后来农村条件好了,水泥房小楼房盖起来,老鼠爪子再厉害也啃不动水泥地。 粮仓都换成铁皮柜子,老鼠找不到吃的,只能搬家走人。 现在回老家看看,连猪圈鸡舍都用水泥抹得溜光,老鼠想找个缝钻都难。 有老乡说前年翻修老屋,扒开土墙发现里头全是老鼠洞,密密麻麻像蜂窝似的,现在新房里可找不着这景象了。 现在高楼大厦都有深地基,地下停车场全是水泥浇筑。 老鼠想从地底下钻进来根本没门。 以前城里垃圾乱堆,老鼠找吃的容易。 现在垃圾桶整齐,垃圾车天天清运,连点剩饭渣子都难找。 超市后门以前常有老鼠溜达,现在都装不锈钢防鼠板,边角还嵌着铁刺。 老鼠在城里活不下去,只能往下水道里躲。 市政工人老张说,现在清理下水道,捞上来的老鼠比十年前少了一半还多。 这些年灭鼠的功夫没少下。 以前用老鼠夹、粘鼠板,后来出电子灭鼠器,连超声波驱鼠都用上了。 政府组织过好几次灭鼠行动,公园、街道统一撒药,公共区域的老鼠少了一大半。 去年创卫检查,社区发的新型灭鼠盒挺管用,盒里放诱饵,老鼠进去就关上门。 菜市场王摊主说,以前每天收摊都得清老鼠屎,现在半个月都见不到一粒。 老百姓自家也注意防鼠,看见老鼠洞马上堵上,厨房垃圾不过夜。 老鼠繁殖再快,也架不住这么围追堵截。 卫生习惯变好也是关键。 过去家里东西乱堆,墙角堆杂物,正好给老鼠做窝。 现在大家爱干净,屋里收拾得利索,厨房厕所天天打扫。 吃的东西密封装好,垃圾袋扎紧口。 老鼠转悠半天找不着吃的,自然就去别处了。 小区物业定期撒石灰消毒,连绿化带都喷药。 有次看见只老鼠在小区乱窜,还没等它找到食,就被三只野猫盯上了。 有人说老鼠都躲下水道去了。 这话不假,城市下水管道四通八达,里头有吃有喝。 可下水道也不是安乐窝,雨季水一冲,老鼠淹死不少。 现在污水处理厂都装过滤网,连下水道的老鼠日子也不好过。 环保局监测显示,主要排污口的老鼠密度连续五年下降。 倒是有些老城区还能见到老鼠,但都是三五成群,不像过去乌泱泱一片。 老鼠少了是好事。 它们偷粮食不说,还传染鼠疫、出血热这些病。 以前农村晒的粮食被老鼠啃过,人吃了容易生病。 现在老鼠不见踪影,这些麻烦事自然少了。 粮库保管员老李说,十年前仓库要养七八只猫防鼠,现在两只猫都闲得抓麻雀玩。 医院传染病科的统计也显示,鼠传病例这几年直线下降。 但老鼠真要灭绝了也不行。 它们是食物链重要一环,猫头鹰、老鹰、蛇都靠吃老鼠活着。 老鼠要是没了,这些动物也得饿死。 郊区养蛇场的老赵说,现在收野蛇越来越难,就因为老鼠少了蛇没吃的。 自然界讲究平衡,老鼠吃垃圾腐肉,其实帮着清理环境。 它们的粪便还是天然肥料,对土地有好处。 农业专家做过实验,有老鼠活动的荒地,土壤肥力比灭鼠区高两成。 所以老鼠该少,但不能绝。 现在偶尔看见老鼠,年轻人当新鲜事。 城里孩子见到老鼠大呼小叫,举着手机追着拍。 经历过鼠患的老人都记得,当年粮食金贵,老鼠偷吃让人心疼。 村头老会计说六零年闹饥荒,半袋玉米被老鼠啃了,全家人抱头痛哭。 如今生活好了,老鼠变少也是时代进步的影子。 不过生态平衡不能破坏,该防鼠防鼠,该灭鼠灭鼠,但别想着赶尽杀绝。 毕竟这小小老鼠,也是天地间一条性命。 最近有则新闻挺有意思。 某生态保护区特意划出"老鼠特区",不撒药不捕杀,就为给猫头鹰留口粮。 保护区主任说,监控拍到一只猫头鹰妈妈带着三只幼崽,一晚上抓了七只田鼠。 这画面让人感慨:老鼠少了鹰挨饿,老鼠多了人发愁。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自有道理。 我们防鼠灭鼠,说到底是为了过安稳日子,不是要和这小东西你死我活。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为什么农村老鼠变少了?一位60多岁的农户表示:老鼠变少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猫,而是因
【2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