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办法让慢阻肺不加重了!两味护肺药,一味补肺固本,一味化痰通腑,祝慢阻肺患者

吕蒙 2025-08-25 16:18:24

终于有办法让慢阻肺不加重了!两味护肺药,一味补肺固本,一味化痰通腑,祝慢阻肺患者呼吸更顺畅! 虽然慢阻肺病情反复、进展隐匿,但中医在慢阻肺调理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思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是 “补肺固本” 与 “化痰通腑”。慢阻肺调理是一场持久战,综合干预是关键。 从中医角度看,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在 “虚” 与 “浊” 两股力量的失衡: 一方面,长期咳喘耗伤肺脾之气,导致肺虚不能宣降、脾虚不能运化,正气虚弱则呼吸无力,稍动就喘;另一方面,脾失运化生成的痰湿、肺失宣降滞留的浊邪,会持续阻塞气道,加重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形成 “虚者更虚、浊者更浊” 的恶性循环。 若单纯用强力化痰药清浊,虽能暂时缓解气道阻塞,但会进一步耗伤肺气,导致气短更明显;若只注重补肺健脾、增强正气,而不及时清除气道痰湿,又会让浊邪滞留,加重气道阻塞,诱发急性加重。因此,只有将补肺固本与化痰通腑相结合,才能标本兼治,稳定病情。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呼吸科王伟医生。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始终坚持只开对药不开贵药,在众多中药中,许多护肺效果良好且价格合理的药物,都在慢阻肺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实效,是我始终坚守的原则。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黄芪和苏子,一味补肺固本,一味化痰通腑! 1、黄芪:是临床调理慢阻肺的常用中药,补肺固本功效显著。中医认为其能大补脾肺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司呼吸,正气充足则肺的宣降功能正常,患者才有足够的力气呼吸。现代药理发现,黄芪含黄芪多糖、皂苷等成分,可增强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改善肺通气功能,减少炎症对肺组织的损伤。它还能改善患者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助力营养摄入。 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或急性加重后身体虚弱,出现面色苍白、稍动气喘、易出汗等情况的患者,黄芪有缓解之效,能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减少感冒诱发病情加重的概率。 2、苏子: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中医认为慢阻肺的核心问题是 “痰浊壅肺、气机上逆”,苏子辛温行散,能将壅滞在肺部的痰湿往下疏导,同时帮助肺气向下沉降,缓解 “上气不接下气” 的喘促感;其润肠通便的作用,还能通过排出体内浊毒,进一步改善呼吸。 现代研究也发现,苏子含有的苏子油等成分,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气道痉挛,适用于有 “痰浊壅肺” 表现,如咳嗽痰多、痰白黏稠、胸闷气喘、大便偏干等症状的慢阻肺患者。 黄芪和苏子在慢阻肺调理中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协同。黄芪以补肺固本为主,增强患者的肺脾之气和抵抗力,为改善呼吸功能提供坚实基础;苏子以化痰通腑为主,直接清除气道痰湿、理顺肺气,缓解咳嗽气喘等不适。二者配合使用,能够达到 “扶正不助浊、祛浊不伤正” 的目的,提高慢阻肺调理的效果。 张阿姨,65 岁,患慢阻肺 5 年,近半年咳嗽加重,伴有胸闷、气短,尤其早上起床后咳白色黏痰,痰量多且难咳,面色苍白,说话声音低微,走 50 米就气喘吁吁,食欲不振,稍微受凉就会感冒,导致病情加重,夜间常因胸闷憋醒,精神状态差。前往医院检查,肺功能提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医辨证为肺脾两虚,痰浊壅肺。肺脾气虚则呼吸无力、抵抗力差;“痰浊壅肺” 则导致气道阻塞,加重咳喘、胸闷。 开方:黄芪、苏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杏仁、桔梗、甘草。此方剂中,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肺之气,增强机体正气,改善呼吸无力的问题,为调理慢阻肺打下基础;苏子为臣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直接清除气道痰湿,理顺肺气,缓解胸闷气喘;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辅助黄芪增强补肺固本之力,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杏仁、桔梗宣肺祛痰,与苏子协同改善气道阻塞;甘草调和诸药,同时能润肺止咳。 经过连续 3 个月的中药调理,张阿姨的咳嗽、胸闷症状明显减轻,痰液变稀易咳,体力也有所恢复,能自主散步 15 分钟不气喘。复查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未进一步进展,急性加重次数较前减少,睡眠质量和食欲显著提高,生活基本能自理,不用再频繁依赖家人照顾。中医

0 阅读:81
吕蒙

吕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