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抗日“大女主”,应该长啥样? 这是太岳山东南麓,山西安泽一座小山村里的坟茔和墓碑。 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墓前的鲜花才会让想起墓碑上的一行大字: “抗日女英雄王光烈士之墓”。 6岁之前,她没有名字,甚至连姓也不配有,不是父母不爱她,而是旧社会,穷人不配有尊严。 6岁那年,贫困交加的父母,卖完了家里所有可以卖的东西之后,她也成为“东西”,被抵给地主当丫鬟。因不堪虐待,第二年她从“家”里逃出来,幸好遇到了新爸妈。 新爸妈心地善良,视若己出,她不但第一次有了名姓——王联鑫,还被送去读小学,读中学。 爸爸告诉她:“女孩子要读书,要自立自尊自强,要有份工做。” 舅舅也是她的老师,告诉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好书不是死读书,将来要为救国救民尽责出力!” 18岁她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洪流,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当地引起轰动,也引来了流言蜚语。是临阵退缩,回去做乖乖女,还是向前进,带动千千万万妇女,投身抗日洪流,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联鑫说服父母,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宣传队,深入农村搞宣传,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离敌人很近的村子去演抗日活报戏,有力地激发了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也让她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前进的方向。 1939年6月,联鑫入了党,并改名“王光”。她说:“革命前途是光明的。一个共产党员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所以我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光。” 在革命斗争中,王光不断成长进步,她与志同道合的同志结为革命夫妻,又被组织送到抗大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冀氏县(今属安泽)一区当副区长。 一区距离鬼子的据点很近,工作环境恶劣。王光不畏艰险,深入基层,和群众吃住战斗在一起,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和拥军活动。 工作中,她特别把劳动妇女的疾苦放在心上,经常和她们一起做军鞋、纺棉花、织土布、拉家常,给他们讲妇女翻身解放的道理,鼓励女青年婚姻自主。 有位姑娘和邻村的小伙自由恋爱,父母竭力阻挠,又打又骂,非要许给老地主作妾,姑娘宁死不从,找王光做主。王光多次到姑娘家做工作,部分退还彩礼,剩下的答应由未来小夫妻来还,才解除了不正常的婚约,并为他们在区公所举办了新式婚礼。此后,姑娘成了妇救会骨干,送郎参军当八路,在当地影响极大。从这以后,妇女们都把王光当作知心人,有事主动找她商量,心里话愿意跟她说。 1943年10月,日军对我太岳根据地实行最残酷的所谓的“铁滚扫荡”。 为掩护群众转移,王光率民兵打阻击,边打边撤。撤到深沟,再无退路,沟里就是隐蔽的群众,民兵的弹药也打完了。只有一个办法,才能确保群众和同志们的安全,王光义无反顾,唱着歌,带着身孕,向另一方向的山坡努力爬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 敌人越追越近,她拽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拉出拉环,但手榴弹并未爆炸! “扫荡”结束,日军撤走,乡亲们回到村里,发现大庙前有摊血迹,顺着血迹,在附近挖出了王光烈士血肉模糊的忠骸,只见她的耳朵被割了,眼睛被挖了,鼻子被剐了,乳房被削了,绝灭人性的鬼子兵竟用刺刀插入她的下身,豁开了她的肚子…… 群众见后放声大哭,年仅23岁的王光烈士从此埋骨在她的牺牲地。 1985年,父老乡亲为王光重修烈士墓,墓碑后面镌刻文字如下: 王光同志,山西运城人。一九二〇年生,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工作团干事,抗日军政大学蟠龙分校学员,冀氏县第一区付区长。一九四三年秋反日寇“扫荡”中,为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身陷敌群,忠贞不屈,被日本鬼子杀害于辛庄大庙。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 太岳青山葬义骨,沁河奔流悼忠魂。万民永忆女先辈,碧血染将天地红。 王光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全文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CeeC4793uIYOKw35itCDzg
真正的抗日“大女主”,应该长啥样? 这是太岳山东南麓,山西安泽一座小山村里的坟茔
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5-08-27 12:05: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