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名美女将自己麻醉后任由人们主宰自己的身体,很快她就被人扒掉了上衣,

浮史如生 2025-08-27 13:08:12

1974年,一名美女将自己麻醉后任由人们主宰自己的身体,很快她就被人扒掉了上衣,身上一丝不挂,有人搂着她亲吻,有人用利器将她割得遍体鳞伤,甚至有人拿起了手枪对准了她......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46年出生在贝尔格莱德,她的父母是二战游击队员,战后在政府工作。她从小在祖母身边生活到6岁,接触到宗教仪式和日常祈祷。回到父母身边后,她学习钢琴和外语,母亲管教严格,常因小错惩罚她。父亲偶尔回家,带来军人的严谨作风。玛丽娜早年对艺术感兴趣,通过简单绘画探索表达方式。她回忆家庭冲突时感受到身体脆弱,这影响了她后来的创作思路。 1965年,她进入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学绘画,1970年毕业后去萨格勒布深造,接触身体作为艺术媒介的概念。1972年完成学业,回塞尔维亚教书,从1973年起专注个人表演艺术。1971年她结婚,但到1976年结束。教学中,她开发韵律系列,1973年的《韵律10》涉及刀刃和手指互动,导致出血。1974年的《韵律5》让她置身燃烧环境,直到氧气不足昏厥。这些作品逐步测试身体极限,考察人类耐力边界,为后续行为艺术奠基。 玛丽娜的童年经历让她对疼痛和控制感兴趣,她把这些融入艺术实践。父母的纪律教育让她习惯严格环境,但也激发她挑战界限。美术学院时期,她从传统绘画转向实验形式,导师鼓励用身体表达。毕业后教学让她有机会试验想法,韵律系列成为她标志性探索。通过这些,她逐步理解身体在艺术中的角色,不只是工具,而是直接媒介。 在1974年那不勒斯莫拉工作室,玛丽娜进行《韵律0》,她准备72件物品,包括玫瑰、蜂蜜、口红,也包括剪刀、手术刀、鞭子、手枪和子弹。她张贴说明,自己作为物体,任观众使用这些物品处置她,持续6小时,从晚上8点到凌晨2点。她吞下麻醉剂,让身体僵直,任由处置。起初观众试探,用玫瑰和羽毛接触她,用口红涂抹嘴唇。 1小时后,情况变化,有人用剪刀剪开她上衣,布料剥离,她身体暴露。其他人触摸她,亲吻颈部和腹部。进入第3小时,暴力出现,用带刺玫瑰压在她胃部,导致出血。用金属棒接触私处,用剪刀划喉咙,有人吮吸血液。用烟头烫锁骨,造成烫伤。观众包括各种人,如戴眼镜男子用手术刀划手臂,妇女用钉子刮腿。 展厅外有围观者。第4小时,侵犯升级,有人把她抬到桌上,分开双腿,用刀刃插入腿间木板。用链子缠脖子拉紧。人群分化,一些人参与,一些人议论。最严重时,有人拿手枪推入子弹,塞进口腔,然后对准太阳穴,按扳机。争执发生,有人夺枪,枪掉落,弹壳滚出。其他人形成保护,阻止继续。她保持注视,泪水滑落。 整个过程显示观众行为从温和到极端转变。物品从象征爱到暴力的排列,反映人性两面。玛丽娜承担责任,观众包括教授、修女、母亲,他们集体参与。展厅成为测试场,暴露当约束消失时的人性表现。这件作品揭示绅士与暴徒界限模糊,集体共谋比个体行为更可怕。 表演结束后,玛丽娜苏醒,站起来面对观众,他们回避眼神,快速离开。她回家发现头发变白,3个月内完全白。她停止把生命交给观众,转向其他创作形式。1976年移居阿姆斯特丹,遇乌莱,开始合作,探索关系主题。1988年他们结束,通过长城行走分手,每人走2500公里,中途相遇握手。 她继续创作,1995年《清洗镜子》涉及擦拭骷髅,探索死亡。1996年《灵魂烹饪》用猪血书写墙上指令。1997年威尼斯双年展《巴尔干巴洛克》,擦洗牛骨,获金狮奖。她担任访问教授,在巴黎和布伦瑞克教学,指导学生表演艺术。2007年建研究所,促进领域发展。2010年纽约《艺术家在场》,通过对视重建人性连接。 她的作品影像和物品仍在展览,提醒观众行为边界。这件事后,她的作品转向安全探索,但影响持久。四十年后,人们仍讨论《韵律0》,它如镜子照出人性深渊,并在边缘设警示。

0 阅读:0
浮史如生

浮史如生

以史为鉴,山河岁月,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