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明明是8月15日,为什么纪念日却定在9月3日?背后大有深意。根据记载,日本投降的时间明明是8月15日,但是中国却把这个值得载入史册的纪念日定在了9月3日,这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咱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中午12点,日本国家广播电台播放了昭和天皇亲口念诵的《终结大东亚战争诏书》,向日本全体国民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盟军方面无条件投降。这一天,对于日本来说,是“终战之日”,可对于咱中国来说,这只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日子,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胜利时刻。 因为,日本宣布投降后,在中国战场上,战斗并没有立即停止。那些日本兵,可不是说投降就马上放下武器了,还有一些残余势力在负隅顽抗。所以说,8月15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节点。 那为什么9月3日才是咱们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呢?关键就在于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这才是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投降仪式,标志着日本正式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在日本投降签字的第二天,也就是1945年9月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就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最初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后来发现这样不太准确。 因为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日本政府签字投降才是真正的投降,所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这就好比公司签合同,光口头说同意可不算数,得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才行,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就是咱们正式庆祝胜利的日子。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就相当于给9月3日这个日子上了一把“法律锁”,让它成为了咱们国家正式的纪念日。 把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9月3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让咱们后人永远记住,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的。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整整打了14年的仗,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9月3日这个日子,就是要提醒咱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人们。 唐山党史网 《为什么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日本投降明明是8月15日,为什么纪念日却定在9月3日?背后大有深意。根据记载,日
墨香染时光
2025-08-27 16:48: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