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毛主席问高碧岑:“中国北临苏联,南临印度,东临日本。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从四面八方攻击中国,我们怎么办?” 1969年,中国周边的情况真不是一般的乱。北边苏联那百万大军压境,珍宝岛刚打完仗,硝烟还没散干净,苏联人就大举增兵,坦克导弹啥的都拉上来了。南方印度那边,边境纠纷老没完没了,军队对峙着,时不时小摩擦。东边日本,跟美国绑得紧,海军在海上来回转悠。中国还得管越南的事儿,给北越送武器弹药啥的,对抗美军。整个国家就跟被围住似的,压力山大。毛主席这时候跟秘书高碧岑聊起这个事儿,其实不是慌了神,而是借题发挥,点出个战略思路。那个问题听着吓人,但本质上是在想怎么破局。苏联那时候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珍宝岛事件后,更是剑拔弩张,差点儿就核战了。中国军队在乌苏里江上跟苏联人干起来,先是3月2日小规模冲突,后来15日苏联坦克冲过来,被中国炮火打沉一辆T-62。 苏联高层气坏了,还讨论过核打击中国的事儿,但最后没敢动手。中国这边呢,也赶紧加强战备,全军民都动员起来,准备大打早打核战。毛主席在九大上听了孙玉国汇报珍宝岛战斗,还站起来鼓掌握手,表彰英雄,提振士气。 表彰了孙玉国他们十来个战斗英雄,边防部队记大功。 印度那边,喜马拉雅山上两国军队挖战壕修路,巡逻队碰上就擦枪走火。1962年中印战争的疙瘩还没解开,苏联还跟印度签了友好条约,1971年的事儿,但那时候已经开始拉拢印度对付中国了。 日本呢,作为美国小弟,在东海活动频繁,中国渔船老报告被骚扰。越南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国通过广西云南运物资,卡车夜里跑,避开侦察机,给北越步枪导弹啥的。 美国深陷泥潭,消耗巨大。中国援助北越,搞得中美关系更僵。整个国际环境,就跟中国被围堵似的,苏联从北边压,印度南边堵,日本东边搅,美国从越南间接威胁。毛主席问高碧岑那个问题,其实是看到这种多面受敌的局面,得想招儿。不是真怕他们联合打过来,而是用这个假设,引出远交近攻的点子。远交近攻这招儿,古时候就有的,意思拉远处的朋友,打近处的敌人。毛主席眼光长远,看准了美苏矛盾。苏联是直接威胁,百万大军在中亚欧洲扩张,吞并领土啥的。 美国呢,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没占过中国地盘,在越南吃亏,正需要拉拢中国对抗苏联。尼克松上台,是右派,毛主席觉得这种人直来直去,好打交道。 高碧岑一时没答上来,这问题太大,涉及陆海空多线作战,从西伯利亚到太平洋。毛主席接着说,美苏不同,美国会主动来找中国,因为大国间长久隔离不现实。早在1958年,他就说过美国会梳妆打扮上门来。 这预判不是拍脑袋,美苏争霸,美国在越南困境,中国有杠杆。毛主席还注意到勃列日涅夫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1969年6月提的,意图拉蒙古印度越南阿富汗,围中国。 苏联跟蒙古1966年签条约,跟印度1971年,跟越南阿富汗1978年,都带军事同盟味儿。周恩来说这是捡杜勒斯包围圈的破烂货。 尼克松反对苏联核打中国,这信号毛主席抓住了,预见基辛格来访。战略不是空谈,得行动。毛主席推动中美接触,用小球推大球,乒乓外交那事儿。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美国选手科恩错过车,中国庄则栋邀他上巴士,聊得投机,互赠礼物。 毛主席看报道,批示邀美国队来华。4月他们到北京,访故宫长城,周恩来宴请,举杯说体育促理解。 这事儿打开门,基辛格7月从巴基斯坦秘访北京,跟周恩来谈台湾越南,签备忘录。 1972年2月尼克松来,降北京机场,跟周恩来握手,去中南海见毛主席,谈全球事儿,签上海公报,承诺改善关系。尼克松还上长城,在雪地走走。这破冰后,中国外交大开,当年跟18国建交,日本澳大利亚西德啥的。 苏联压力小了,中国空间大了,为后来改革开放铺路。毛主席战略远见,化解危机,赢机遇。想想那时候,中国刚有原子弹1964年爆,氢弹1967年,导弹1966年,人造卫星1970年。 这些两弹一星,邓小平他们参与决策,从1955年中央会议开始。 核力量让苏联不敢轻动,珍宝岛后苏联想核打击,但中国有底气。毛主席调整外交,联合第三世界,亚非拉支持,争取欧洲日本,利用美苏矛盾。 三个世界理论,一条线战略,打破包围。
1969年7月,毛主席问高碧岑:“中国北临苏联,南临印度,东临日本。如果他们联合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8-27 17:59:01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