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老板放话筒,小崔稿上线又来了~今天的主题是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的媒体群访。
被访嘉宾有2位~
何小鹏: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Nick: 小鹏汽车P7车型产品负责人
问:为什么全系标配Ultra?
NICK:每个车不同定位,P7是图腾,所以要把好东西都放在身上。所以全系Ulta,没有低配。
问:产能如何?
鹏:越往后产能越强,模块化会越来越快。我们目标是同级前三,我们奔着这个目的去准备的产能。
问:价格梯度只有2万元,处于什么样的考虑?
鹏:主打一个极致,这台车其实适合四种不同的用户群。一开始我们准备的价格比现在高不少,价格打下来其实很艰难。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普及四驱版本。
问:我们这次一次邀请了4个代言人,为何要请4人代言一款车?
鹏:一开始想请6个,因为有6个颜色、个性、风格。我们这次也不算代言人,就是希望每个人代言不同的风格。
问:发布会主要介绍了操控,不像以前强调AI,这是为啥?
鹏:全新小鹏P7开起来就不想放手,这是一台极致运动轿跑,所以发布会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操控、底盘、驾驶等。关于智能化,会在年底看到小鹏的爆发。
问:小鹏是和特斯拉最相像的车型和品牌,但市值相差50倍,如何看待?
鹏:中美科技公司估值是不同的,差不多有7倍,接近汇率的差。同时,和特斯拉相比智能power也没有完全体验出来,再给我们半年吧,会有新的认知。
问:小鹏在VLA的投入多少?如何看到VLA在国内各家的进度。
鹏:我不了解别人VLA的进展,只了解我们自己的。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真正VLA真正实现的只有我们一家。我们在AI的投入,今年50亿人民币。谈到端到端,可以简单来说端到端是二维,而VLA是真正三维的。VLA会是现在端到端的10倍能力。
问:VLM比VLA晚2个月,在效率方面有什么影响。
鹏:VLM需要独立硬件,如今的VLA大部分是VA,L在其中很弱。VLM是一个慢模型,我们做的更像一个VLT是一个推理型的数字模型。所以VLA和VLM要结合起来。人有大脑、小脑、脊椎,有各种分工。
问:各家VLA和VLM的方案是否会同质化?
鹏:我相信今年年内会跟大家分享,现在先保密。总之,还是会有分层的,等我们做完公开后的。我相信2026年中国的辅助驾驶会有大的变化,到时现在的第一阵营可能全变成第二阵营。
问:据说曾经毙掉过几个版本的P7设计,全新P7是否会更早面试。
鹏:确实有,如果中间没有一些决策失误,P7应该去年就上。但也有好处,今年上就能上图灵芯片,所以焉知非福。
问:新P7与老P7是否有些延续的地方?
NICK:型面搭接,光影协调,用的是同一套设计语言。除了曲面之外,把贯穿灯语也做了升级,延续了家族设计语言。
问:今年云端GPU储备如何?
鹏:我们走的很快,即用英伟达的,也用国产的,使用率非常好。预计汽车研发一年500亿投入,300亿是AI。
问:为什么力劝雷军造车。
鹏:很多人如果要创业,在汽车领域创业很难,所以我不建议来汽车行业创业。但2017年跟雷军聊,小米造车很适合,因为有软件和互联网基因,非常适合造车。今天还和雷军交流过,哈哈哈哈。
问:关于隐私的问题,小鹏如何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NICK:我们会考虑用户隐私,比如OMS在大屏里可以关闭,还加了一个物理盖子。不论物理还是数据,都会狠努力去做安全性工作。
鹏:我们做的是全球车,欧洲对隐私更重视。同时VLM成型后,完全可以在无网环境下执行,在本地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脱离网络及网关依赖。
问:第一代P7卖了23万,这个销量规模是否回本?投资回报比如何?
鹏:以前被人说10万台就能赚钱,其实根本不可能。参考别的行业,互联网是一次性摊销,汽油车卖20万成本才几万,但新能源智能汽车完全不可能,光三电就占了50%的成本,所以新造车企业前几年都是亏钱的。但我们积累了研发、制造、质量能力,这个积累会厚积薄发,之后成熟的汽车公司会非常赚钱。从微型利润到大量利润,一两年就能赚回之前所有的亏损。现在大部分是单体智能,2026年之后会变成群体智能,我们现在在干2027甚至2028年的车,很酷的。没有巨大投入,不会有巨大创新。汽车今后会是一个科技行业,而不是制造行业。
问:之前预售说不会便宜,但今天发布会的价格还是很有惊喜,毛利率如何?
鹏:我们从不对外公布毛利率,但可以看Q1到Q2毛利率增长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正在构建自己的多项全能能力。至于定价,我认为一旦定价就不要随意改变定价。
问:小鹏的创业感觉是否很爽?成就感是否大过创业的痛苦。
鹏:昨天我夜里12点还没回家,比如昨天晚上新大楼的亮灯,我看到很多装修不如我意,今天把很多人骂了一遍。很多时候你还是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同时,造车就像泰拳,对手会用任何角度、任何方向向你攻击。互联网比造车容易多了,造车不是个开心的事儿。
问:为什么定价能做到这么便宜?比之前便宜了10多万,我们怎么做到的?
NICK:我们希望用户在小鹏花的每一分钱都在配置上得到体现,比如在四驱上做了很多努力,也是希望用户多购买四驱版。
问:对刚提完G7 ULTRA的老车车主,是否有安抚?
鹏:G7是个SUV通常会比轿车贵一些,而且风阻大为了保证续航要上大电池,所以贵了。同时科技公司通过高研发,带来高价值,卷科技、卷品质、卷服务。虽然会对老用户有被刺,但对行业发展是很好的推动。我们在为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而努力。
问:想了解一下全新P7的销售目标。
NICK:我们会有目标,希望进入纯电轿车前三。
鹏:现在的汽车公司造一款车,更应该极致。要么不做,不想随便做。最难的是卖三个月之后的销量,我们内部的目标很稳健,不要激进。
问:市场现状主流是SUV,为何小鹏最近连续推出轿车产品?
NICK:颜值第一,科技属性其次,在各自细分市场都要做到最好。
鹏:我们每款车都有总结,还是没找到方法论。今年是换代大年,明年后年是新产品大年,10万以上200万以下有全面布局。我们正在做的,如何加强颜值,把智驾做到接近L4。不断找短板不足,把长板做到更长。
问:如狠看到广州的汽车产业发展。
鹏:我相信广州在汽车和科技领域都很强。
问:产能预期和销售节奏。
NICK:现车已经到店,上市即交付,锁单尽快交付。
问:全新P7保留了什么,牺牲了什么。
NICK:我们做了好看的造型,同时保留了好的内部空间,所以在取舍中我们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点。
问:我们从科技第一变成了颜值第一,是受了小米的刺激,但没办法致敬各种经典车型,如何考虑。
鹏:我讲的第一,并不是别的靠边站。科技要第一,颜值也可以并行第一。以前颜值投入少,外界环境刺激我让我觉得在颜值方面也要重点投入。
问:小鹏不仅要做汽车还要做ai,这里面是否有悖论?科技公司有高毛利支撑,制造业如何保障。
鹏:在没有数字产业的科技公司之前,全局科研投入是实体产业的科技公司。比如华为,之前干的是硬件,去年投入1800亿。最近几年数字公司会有提高,比如苹果、特斯拉也是硬件叠加软件,所以实体类也有很强的科技研发。硬件实体公司比软件数字公司更难。
问:在新车高频推出的时候,老款车是否会逐步退出。
鹏:我们明年会有很多全新车型,同时也会有老车型的年度改款,我们要从物理价值更多改为情绪价值,花钱不多但很酷。
问:多车共线生产,供应链管理和资源配置如何安排。
鹏:平台话变成模块化,并且做好统筹,做好制度和流程并做好监督和管理。
—打完收工,回去喝粥—
全新小鹏p7今日上市全新小鹏p7太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