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抗战,重塑了中华民族! 1940年9月3日,《晋察冀日报》记者冯宿海从灵

史海摆渡人 2025-08-28 11:13:50

党领导的抗战,重塑了中华民族! 1940年9月3日,《晋察冀日报》记者冯宿海从灵寿陈庄出发到平山,准备采访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某部。 途经平山下东峪村,突然跳出来个手持红缨枪的半大男孩,他给冯记者敬了个礼,说:“同志,带着路条没有?” 冯记者也是个小年轻,就想跟孩子开个玩笑,顺便休息会儿。 于是随口答了一句:“没有带着。” “那你不能走!”孩子牢牢捉住冯记者的手,似乎怕他跑了。 冯记者笑了,索性坐在识字牌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路条+识字牌,是当时晋察冀边区的一项创举,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智慧,村口的儿童团检查哨,在做好日常防奸和交通工作的同时,把扫盲、青少年教育和抗日宣传相结合。凡是由此路过的人,不论是干部战士,还是一般群众,也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考一考你。识字的教不识字的,不识字的学习生字,潜移默化中,党的抗日宣传和各种方针政策,就深入人心了。 在下东峪,冯宿海遇到的就是这样的识字牌。 正在休息,附近又跑来一个年纪比男孩大些的女孩子,她边走边说:“没有路条不能走。” “我没有路条怎么办呢?” 女孩看这位同志穿着军装,不像坏人,就说:“没有路条你念这个路牌吧!” 牌子上面写着:“庆祝八路军百团战役大胜利”,冯记者索性跟孩子们开玩笑开到底,故意说:“我不认识字,你念给我好不好呢?” “不沾,你为什么不识字?今天你就走不了。” 两个孩子急了,一个拿枪堵路,一个拽住冯记者的背包,说啥不让走了! 冯记者又说:“我没有念过书,怎么会识字呢?还是小同志教我一遍吧!” 女孩笑了,对男孩说:“黑狗,你教给人家吧,人家不认字。” “你不会教吗?”男孩嘟囔着。 “人家又不要我教。”女孩告诉男孩。 冯记者一本正经,冲男孩鞠躬,说:“是呀,我是叫你教的,小同志你教吧,我还走路呢。” 男孩看八路同志很有诚意,就过来用手指着路牌上的字说:“这是‘庆祝八路军百团战役大胜利’,知道了吧!” 回头,他看看那个女孩,又说:“咱们八路军打了大胜仗,占了娘子关,占了井陉矿,还占了好多地方哩!这个胜仗可大呢,你怎么还不知道?” 说着,男孩满脸的骄傲,这不但是八路军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 此时此刻,冯记者从心里佩服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更佩服平山县的人民,他们是发自肺腑地热爱人民军队,以人民军队为荣。 “是,我知道了,小同志,可是娘子关在哪里呢?” “嘿,连娘子关都不知道,那是多么出名的一个地方呀,我们老师前天就告诉我们说了,娘子关在山西呢!”女孩也说话了,她也要教育一下这位同志。 “是呀,你们有老师教你们,我没有老师教我。谢谢小同志们,你们是我的老师,我知道了!要我走吧。” “哼,这两天戒严呢,没有路条可不沾,不然就同我到村公所。”俩孩子还是没有轻易放人过去,他们要带这个陌生人,到村公所。 到这时候,冯记者笑着,拿出路条给他们看:“好孩子,我有路条的。” 告别孩子们,冯宿海继续赶路,十几天后,他在《晋察冀日报》上写了这件事儿,最后慨叹: “我看到了我们伟大的、光明的下一代!” 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写抗战的长短文字,同时阅读教员同志的相关文章,特别是《论持久战》。如果说我们的抗战经验,或者说我党我军的宝贝,换言之日本人最怕,内外反动派最担心的事情,一体两面,是什么呢? 我想就是—— 觉悟了的人民,组织起来的人民,团结向上的人民。 有了这个基础,当年我们以弱克强,越战越强,取得最后胜利。 保持这个基础,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才能勇往直前,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和全力以赴的支持。 当然,这点是某些人不乐意的,至于哪些人?懂的都懂。

0 阅读:1
史海摆渡人

史海摆渡人

摆渡史海,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