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每个月能拿到4000卢布的退休金,几年后贬值到不足两美元,眼瞅着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考虑到自己在西方国家还有点名气,于是带着孙子,一块儿到了“德国”。 咱先不说别的,就看那画面——戈尔巴乔夫站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门口,身上还裹着苏联时代的呢子大衣,风一吹整个人都晃悠,那大衣看着就没怎么翻新过,毛领都快耷拉下来了。你能想象吗? 这可是曾经站在克里姆林宫最顶端的人,当年签文件的时候身边保镖成群,吃的是特供粮,喝的是特供酒,出门坐的是防弹轿车,结果老了倒好,站在自家别墅门口喝西北风,连屋里的炉子都不敢烧太旺,就因为煤太贵。这事儿说出来,比戏台子上的戏还讽刺!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退休金贬值吗?那会儿苏联刚解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可你得搞清楚,他那“4000卢布退休金”,听着多唬人啊,跟个天文数字似的,结果几年后贬得连两美元都不到! 两美元能干啥?搁那会儿的莫斯科,连买两斤土豆都不够,更别说给孙子买块糖了。你想想,他当年在克里姆林宫的时候,随便签个文件,动的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资源,结果老了连自己的温饱都快顾不上了,这不就是自己坑自己吗? 那天孙子在屋里喊他吃饭,他攥着报纸发呆,连吭声都没吭声。你说他那会儿在想啥?是看着报纸上苏联解体后的新闻后悔了?还是琢磨着这顿晚饭能不能多加点面包?我看啊,他大概率是没脸应孙子——当年他要是不瞎折腾,不搞那套“新思维”,不一门心思跟西方套近乎,苏联能说没就没吗? 苏联在的时候,别说他这个最高领导人了,就是普通工人的退休金,也能让一家子舒舒服服过日子,结果到他这儿,倒好,退休金成了废纸,冬天烧煤都得算计着来,这不是活该是什么? 那年冬天特别冷,莫斯科的冬天本来就冻得人骨头疼,结果他屋里的炉子还不敢烧太旺。你知道煤有多贵吗?那会儿因为苏联解体,经济一团糟,物资紧缺,煤价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涨,他那点“两美元退休金”,买了煤就没钱买菜,买了菜就没钱买煤,简直是左右为难。 想当年苏联的煤矿多的是,从顿巴斯到库兹巴斯,多少煤矿工人没日没夜地挖煤,为的就是让全国人冬天能暖和点,结果到了戈尔巴乔夫这儿,连烧煤都成了奢侈,你说这不是打他自己的脸吗? 最后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想起来自己在西方国家还有点“名气”——说白了,就是西方还拿他当“拆苏联的功臣”呢!于是带着孙子去了德国。你说他去德国能干啥?还不是靠卖自己那点所谓的“名气”,签个名、拍张照,换点钱糊口。 临走的时候还穿着那件苏联时代的呢子大衣,估计那是他仅剩的一点体面了,可体面能当饭吃吗?他就没想想,自己当年把苏联拆得稀碎,现在却要靠西方的怜悯混饭吃,这不丢人吗?西方那些人嘴上夸他“勇敢”,心里指不定怎么笑话他呢——毕竟一个连自己国家都能葬送的人,最后落得这个下场,说到底就是个笑话。 有人可能会可怜他,说他也是时代的受害者。可我告诉你,他一点都不可怜!多少苏联老百姓因为苏联解体丢了工作,住不起房,吃不上饭,有的老人甚至连退休金都拿不到,比他惨多了! 他好歹还能去德国靠“名气”混口饭,那些普通老百姓呢?只能在家啃黑面包,冬天裹着破被子挨冻。这些苦是谁造成的?不就是戈尔巴乔夫吗? 他当年为了所谓的“改革”,为了跟西方搞好关系,把苏联的制度、产业、军队拆得七零八落,最后苏联没了,他的权力没了,退休金也成了废纸,这就是他应得的报应! 咱再退一步说,4000卢布在苏联没解体的时候,那可是笔巨款啊!能买一台不错的电视机,能让一家子出去旅游一趟,还能给孩子攒点学费。 结果到了他这儿,因为苏联没了,卢布成了废纸,4000卢布连两美元都不到,这不是他自己造的孽吗?他要是当初不瞎折腾,好好治理苏联,哪怕稍微用点心,苏联也不至于解体,他也不至于老了过成这样。现在倒好,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想起去国外混饭吃,早干嘛去了? 所以啊,戈尔巴乔夫的凄凉晚年,根本不是什么时代悲剧,就是他亲手葬送苏联的现世报!你拆了自己的国家,断了自己的后路,最后落得个退休金变废纸、冬天烧不起煤、只能靠西方怜悯过活的下场,这不是活该是什么?
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每个月能拿到4000卢布的退休金,几年后贬值到不足两美元,
诗酒花茶度余生
2025-08-28 14:04: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