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半辈子的老王,为什么晚年如此疯狂?(二) 小园人来少,丹桂自晚香! 这首诗是当年我在苏州写下的。那一座游人寥寥的小园,吱呀呀的打开门的那一刻,满园清香,一颗桂子独自处立,黄花满地,月上楼西,这份清幽不曾被人打扰。 十来个游人,三四支晚香。一切都恰好恰好! 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今生就是神仙,他们只觉得自己的红尘之路浅淡苍白,总幻想去看一些热闹的大繁华,实际上谬也谬也。 就守住这一片心田,这清净百年,才是人间一等缘! 话说我老伴儿他家楼上的街坊老王,其实本来过的就是人间一等缘的生活。 这老王如今都60出头了,早年间他家是天津的资本家后裔,天津这地方资本家非常多,密度很大。尤其是在和平区民国时期的小别墅一幢连一幢,在这个被称为五大道的区域里,千座建筑中,每一幢楼,每一个家,都有着传承百年的奋斗史,都有着悲欢离合… 但这一切与老王无干! 老王小的时候,爹娘都去支援三线了,他家资挺殷实,与奶奶和一个姑姑守在老宅里。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糠咽菜不叫事。平日里,谁家能够吃得上肉?但老王家吃得上。当然不是鲜肉,是罐头。老王他哥在部队,家里经常能够见凤尾鱼罐头,他总和我老伴换着吃,我老伴小的时候经常能吃青岛火腿肠,这两个小朋友都很肥壮,像是个幸福的大花朵。 老王到点上学,和我老伴一样,就读于重点中小学,然后呢,上了大学,老王上的是师范。哪儿来哪儿去。骑着自行车去上大学,念了四年之后,又骑着自行车去上班,那会儿的人也好分配。真省心省脑子。简直是小国寡民的庄子梦! 老王经常很羡慕我老伴儿,他觉得猪头君有点走南闯北的意思。的确,作为海军,猪头君曾经在部队见识过辽阔的大海和辽阔的蓝天。这让成天钉在三尺讲台上的老王很是神往,更让老王神往的是,同为文艺青年猪头君,年轻时爱情顺风顺水,一路上啥也木有。 但即便是这样,老王也羡慕他,老王觉得猪头这人活的很潇洒,没人给他介绍对象。废话,根本找不着人。热心大妈上哪儿去给他介绍,你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两年之后再见面,姑娘都怀上了。哦,不不不,是姑娘作风不好,是姑娘在与他相亲的过程中插了个缝,和另外一位小伙子见了个面,结果一拍即合,与人家登记结婚了,等两年之后,猪头家还打听呢,那姑娘现在何处啊?我们小子回来了! 但就是这样,老王也羡慕。为啥呢?因为他这小子没饿过肚子,没单相过思,没为对象发过愁,没为娘儿们起过忧。 人生没劲! 老王有个特别优秀的奶奶,那简直是运筹帷幄,旧社会敢跟袁文会斗智斗勇,啧啧啧,天津旧社会沉淀了一批能人。在此不做赘述。但是这奶奶在80多高龄的时候依然能显神威,她给老王定了一门亲。大三那年老王就扫么搭眼的和未婚妻一起逛水上公园了! 老王的未婚妻老家是武清的,她本人是大专毕业,在一家厂子里当会计,每天就是噼里啪啦,一壶开水,一杯茶,一直干到回了家。 由于成天跟单位坐着,所以回家之后这个妇女就特别勤快,又是擦地,又是洗碗。叮光能炒菜收拾家伙快,老王的媳妇善于做小炖肉。炖的特别香! 就这么一个现成的好媳妇归了老王,然后呢,又生了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大闺女,闺女学习成绩挺好,但老王也不想让她考外地的大学,就这样在上了本地大学之后,闺女也就业了,在一家外企干的不错。 这一辈子就这样了,老王没操过心,没发过愁,当然平行班之间的分数较量还是有的,这些可以拿来供老王在茶余饭后思索。 在经济上他家属于按部就班,大伙都买房的时候,他也买房了,把老房子租出去。老王属于经济上的中位数,也没啥财可理,今天是真过起日子来,人家那钱也不缺! 舒适生活显年轻。老王去年进了京! 现在老王的情况是这样的,上个月他被媳妇给打了,真打!拿痒痒挠,大衣裳撑子,塑料拖鞋,大巴掌轮番打的。 打的老王伤痕累累,打完了之后,王太太还坐地大哭:把你妈找来,这事必须得把你妈找来,这家不过不过了! 那可怎么找啊?老太太都80多岁了,要是知道他俩要闹离婚,非得气过去不可! 闺女扶着娘也放声痛哭,哭完了之后,她转过头冲着他爸喊: 您说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儿?这个家你到底还要不要?不要,您痛快点,一句话,我把我妈接走,我就听您的选择了! 而老王站在那里,浑身哆嗦半天,就从嘴里挤出一句话: 给我点时间行不行?你给我个机会行不行?让我好好安静一下,行不行? 话说的太没水平了,只见王太太嗷嗷一下,从地上一窜而起,大花蛤蟆似的朝着老王就扑过来了! 还要安静,我把这个家留给你,你踏踏实实的静。随后砰的一声,王太太带着闺女走了。 空落落的家里一片狼藉。除了电视机之外,能砸的都砸了。老王坐在地上唉声叹气,可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抓起来一看,哎,不能不接,摁了接听见,电话里一个悲切切的 王哥,你给我个机会行不行? 一级说不完,下集接着演。
老实半辈子的老王,为什么晚年如此疯狂?(二) 小园人来少,丹桂自晚香! 这首诗是
心巧克力
2025-08-28 19:25: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