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隋朝是亡在隋炀帝的手里,但实际上那个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隋文帝。 有的人或许

含双谈历史 2025-08-29 15:22:09

都说隋朝是亡在隋炀帝的手里,但实际上那个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隋文帝。 有的人或许纳闷,隋文帝的时候,朝廷里的仓库不都是满的吗?为什么说他是隋朝灭亡的始作俑者吗? 问题就是在这里,隋朝亡就亡在他的仓库是满的。 这怎么可能,仓库是满的,不就代表国家的资金充足吗?国家的资金充足,不就代表这个国家是个盛世吗? 在其他的王朝,是这样,但是在隋朝却不是这样。 你要清楚,隋朝仓库的满,透露出来的是诡异。 为什么说它诡异呢?因为他的收入与开支明显不成正比。 隋朝的官员工资水平放在整个封建王朝,绝对是属于一流行列。 因为它的九品官员一年的工资就高达六百石,六百石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现如今的24万。 而一品官员的工资更是高到离谱,整整4200石,4200石放到现在,那就是整整将近200万。 你或许觉得,一品官员接近200万的工资怎么能叫多呢? 你要清楚,洪武一朝一品官员的工资连14万都不到,你说多不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家的心里都清楚,你们这一群官员根本就不是靠正经工资吃饭,所以工资给多给少,根本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而隋朝不但官员的工资高,甚至就连赏赐也是高到离谱。当年隋朝出征南陈,凯旋归来,你猜这个赏赐多到什么程度? 多到一直从京城的朱雀门堆到京城的南郊,你说离谱不离谱? 要知道,这可是皇帝赏赐给将士的东西,论质量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而隋文帝一出手就是如此豪爽,你说这得花费多少钱。 但你猜怎么着?纵使隋文帝如此花钱,但是仓库里堆积的粮食、银子愣是一动没动。 这里说的一动没动,并不是说里面的粮食、银子没有拿出来花,而是说里面的粮食、银子一拿出来花,紧接着仓库里就又能填满。 也正是因为仓库里的粮食、银子怎么花都花不完,隋文帝才时不时的就进行减税,甚至在公元597年直接给全天下免税。 但就算隋文帝如此操作,仓库里的粮食、银子还是一动不动。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隋文帝不知道的是,这繁荣的背后,其实是官府的黑暗。 隋朝之前的北齐、北周都是按户交税,既然按户交税,百姓肯定是不愿意分家的,毕竟分了家,就得多交一份钱的税。 但百姓少交一份税,对于朝廷来说就是少一份收入,你觉得朝廷能同意吗?肯定不会同意,这就是为什么隋文帝强行要求百姓分家的原因。 这一强行分家,直接给朝廷带来四十四万户的税收。 对于这一次的清查户口行动,隋文帝可以说是相当的满意,要不然也不会在圣旨上提,在朝廷上提,在批阅官员奏折的时候提。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隋文帝透露出来的这个喜悦,立刻就被朝廷里的老狐狸抓住,当时就建议一年一查。 原本隋文帝对于这种事情就是乐意的,现如今你们这群官员又主动提出来,你说我隋文帝能有拒绝的理由吗?当然不会拒绝。 而这一不拒绝,就给隋朝的百姓带来灾难。开皇九年,隋朝的耕地面积是21.3亿亩(已经折算过的数字),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你要清楚,2013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只有20.3亿亩。 要知道,隋朝的版图仅仅只有467万,你说他467万的版图,怎么可能会出现21.3亿亩的田地?这不就是开玩笑吗? 事实上,当时隋朝的耕地面积只有五亿亩左右。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21.3亿亩这个数字呢?还不是因为隋文帝。 既然隋文帝对于税收如此的在意,你说底下的官员能不更加的在意吗? 而这一更加的在意,就会进行夸大,这一夸大增加的数量就是整整四倍之多。 也怪不得你隋文帝的银子怎么都花不完,你说你都压榨百姓压榨到这种程度,你的粮食、银子能花的完吗? 而当隋朝推移到隋炀帝的时候,你猜这个耕地面积已经高达多少亿亩,整整55.85亿亩。 这样一来,粮食、银子就更加的花不完,而这也给隋炀帝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我大隋真可谓是国富民强。 这就是他为什么敢一征高丽,二征高丽,三征高丽,又一边修运河的原因。 因为根据官员给出的答案,仓库里有的是粮食,有的是银子,这不就代表国富民强吗? 他不知道的是,国的确是富的,但是民却是一点都不强。 原本百姓的生活就已经是相当的艰难,结果你隋炀帝还一个劲的折腾。 平日里压榨百姓的劳动成果也就算了,现如今竟然还有百姓去给你卖命,你觉得到了这个时候,百姓还会忍耐的下去吗? 肯定不会忍耐的下去。而百姓忍耐不下去,既代表隋朝即将灭亡。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弊端,封建王朝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自于贵族阶级,而贵族阶级哪里知道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又哪里知道官僚机构的运行又是怎么样的? 有的人或许会说,后来不是诞生了科举制吗?就算诞生了科举制亦是如此。 就比如明朝,内阁的首辅有几位担任过地方官,不都是一上来都是京官。 毕竟当时只有在科举里面的差等生才会到地方上工作,作为优等生的他们可不会到地方上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官僚集团从来不缺乏理想主义的官员。

0 阅读:80
含双谈历史

含双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