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记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交流会之行 作为杨氏逍遥疗法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8-29 15:28:37

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记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交流会之行 作为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第五代传承人,今天参加了这次郑州学术交流会让我收获满满。 和前辈、同行探讨疗法在疑难病症中的应用时,我不禁想起曾接诊的张大爷,他的病例恰是 “活血祛瘀重在温阳益气” 与杨氏逍遥疗法结合的典型。 62 岁的张大爷,两年前因急性下壁心梗植入 2 枚冠脉支架,术后规律吃西药,可近半年却反复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还怕冷乏力、情绪低落,夜里常被胸闷憋醒。复查冠脉造影,提示多支冠脉弥漫性狭窄,原支架内再狭窄达 60%。他怕手术风险,拒绝二次支架,便找我试试中医。 初诊时,张大爷面色㿠白,双手冰凉,舌淡紫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思路: 核心病机:支架术后再狭窄,伴胸闷、舌紫瘀斑,属 “瘀血阻络”;但同时怕冷、乏力、脉沉细,提示 “阳气亏虚”—— 中医认为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阳气不足则推动气血无力,瘀血难散,这正契合 “活血祛瘀重在温阳益气” 的理论:若只活血不温阳,瘀血易反复;只温阳不益气,推动之力不足,难以打通弥漫性病变的冠脉。 兼夹证候:情绪低落、烦躁叹气、睡眠差,属 “肝郁气滞”—— 杨氏逍遥疗法强调 “肝主疏泄,调畅气血”,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受阻,会加重冠脉瘀堵;反之,瘀血内阻也会影响肝气疏泄,形成 “瘀郁互结” 的恶性循环。 综上,辨证为 “阳气亏虚、瘀血阻络、肝郁气滞”,治疗需以 “温阳益气活血” 为主,佐以 “疏肝解郁”,融合杨氏逍遥疗法的调肝思路。 治疗方案: 中药方剂:以 “参附汤” 合 “补阳还五汤” 为基础,加减杨氏逍遥疗法核心药味: 温阳益气:红参 10g(另煎)、附子 6g(先煎)、黄芪 30g 活血通络:当归 12g、川芎 10g、桃仁 10g、红花 6g、地龙 10g 疏肝解郁(杨氏逍遥疗法融入):柴胡 8g、郁金 10g、合欢皮 15g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忌生冷、油腻。 1 个月后:张大爷怕冷、乏力减轻,胸闷发作频率从每周 5-6 次减至 2-3 次,情绪好转,能主动和邻居聊天;舌紫瘀斑变浅,脉沉细稍有力。调整附子至 5g,加陈皮 10g 理气健脾,防温阳药滋腻碍胃。 3 个月后:胸闷、胸痛基本消失,可连续散步 30 分钟无不适,睡眠、食欲恢复,体重回升 3 斤;复查心电图,原缺血性 ST-T 改变明显改善,血脂、血压控制稳定。舌淡红、瘀斑基本消退,脉细缓。 6 个月后:无胸闷胸痛发作,情绪开朗,主动加入社区太极队;复查冠脉 CTA,提示 “原支架内再狭窄降至 20%,弥漫性狭窄程度减轻”。调整方剂为 “黄芪桂枝五物汤” 合 “逍遥散” 加减,巩固温阳益气、疏肝活血之效,改为隔日 1 剂。 多支冠脉弥漫性病变及支架术后再狭窄,并非 “单纯瘀血”,常伴阳气亏虚 —— 若忽视温阳益气,仅用强效活血药,易伤正气,反而加重病情。 本案中,以 “温阳益气” 为 “本”,“活血祛瘀” 为 “标”,同时融入杨氏逍遥疗法调肝解郁,既解决了冠脉瘀堵的 “实”,又改善了阳气亏虚、肝气郁结的 “虚” 与 “郁”,实现 “标本兼治”。 张大爷的好转,不仅是冠脉瘀堵的改善,更是情绪、体质的整体调理 —— 这正印证了杨氏逍遥疗法的核心理念:人若逍遥、百病自消。 当肝气疏泄正常、阳气充足、气血通畅,不仅冠脉疾病不易反复,身体整体的 “平衡态” 也会随之恢复,这正是中医 “整体调理、治病求本” 的魅力所在。

0 阅读:8
心血张大大说

心血张大大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