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388块的票,把黄牛的脸打肿了。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第一次亮相,没玩高端割韭菜,直接把最高价砍到市场预期的两成三。68块就能进场,两张电影票的钱,听国歌、骂裁判、顺带把娃的足球启蒙课给上了。 更鸡贼的是,他们算过账:6万人涌进来,地铁当天多拉10万人次,周边酒店瞬间满房,连小摊的凉皮都多卖三万份。票钱没赚?没事,转播镜头里满坑满谷的人浪,赞助商直接多掏三成。 结果呢?开票首日3万张票被秒,68块档两小时清零——价格敏感型观众用钱包投票,啪啪打脸那些“低价等于掉价”的老顽固。 夜幕下的球场像一口沸腾的锅,白毛巾挥成海浪。记住:当注意力成了新货币,票价只是引流的饵,真正的收割在镜头外。
“西安捏蛋姐不是坏而是蠢[无奈吐舌]”!这是发生在酒店自助餐厅的一件事,西安一名3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