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大家都吃过,像毛蟹,梭子蟹,大闸蟹这些,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也十分鲜美。但是,帝王蟹有多少人吃过呢?据了解,挪威当地的帝王蟹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只。那么,既然帝王蟹如此泛滥,为什么价格还这么贵呢?
虽然名字里有一个蟹字,但帝王蟹并不是螃蟹。它的学名叫做“堪察加拟石蟹”,属于“歪尾下目”。简单来说,帝王蟹是“假螃蟹”,它比真螃蟹少一对足,而且最后一对足特化成了小钩子,藏在腹部,平时用来抓着海底岩石。
成年帝王蟹的腿展能到1.8米,体重普遍超过5公斤,最大的记录是17公斤,光一只蟹腿就有2斤重。之前,我在海鲜市场见过解冻的帝王蟹,蟹壳比家里的炒菜锅还大。
海洋学家说,帝王蟹生活在200-850米深的冰冷海域,那里水温只有2-5℃,接近冰点。它的血液里含有“抗冻蛋白”,能阻止血液结冰。而且,帝王蟹的外壳特别厚,能抵御深海的高压,哪怕在800米深的地方,也能正常活动。
那么,挪威的帝王蟹,为什么会泛滥到2000万只?
其实,挪威的帝王蟹并不是本土物种。20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增加巴伦支海的渔业资源,从北太平洋的堪察加半岛,运了3000只帝王蟹幼体放进去。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片海域会成帝王蟹的“天堂”。
巴伦支海的环境太适合它了,水温2-5℃,刚好是帝王蟹最爱的温度。而且,这里没有它的天敌,只有大量的海底贝壳和海胆,食物相当的充沛。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帝王蟹很快就泛滥起来了。
海洋学家还发现,帝王蟹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雌性帝王蟹,每年能产1-5万枚卵,幼蟹的存活率高达20%。按照这个速度算,3000只幼体只用20年,就能繁殖到100万只,再加上没有天敌,到2025年突破2000万只也不奇怪。
我们都说物以稀为贵,可是帝王蟹如此泛滥,为什么还这么贵呢?
在国内餐厅里,一只中等体型的帝王蟹,能卖到1000-1500元,一斤蟹肉要500元左右。其实,这不是商家漫天要价,都是背后的成本搞的鬼。
前面说过,帝王蟹生活在200-850米的深海,普通渔船根本捞不到,得用专门的“深海捕捞船”。这种船配备了大型绞盘和低温冷藏舱,一艘船的造价就超过1000万欧元。
而且,帝王蟹离水后只能活24小时,且必须保存在0-2℃的环境里。从挪威到中国,要先把活蟹放进低温冷藏箱,用货机运到国内,再通过冷链送到餐厅,整个过程的运输成本比蟹本身还贵。
因此,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把帝王蟹煮熟冷冻后再运输。但是,冷冻蟹的价格也不便宜。解冻后的蟹肉一斤也要300元,因为冷冻过程需要用专业设备,避免蟹肉变质。
帝王蟹虽然十分昂贵,但是肉质特别鲜嫩,如果你有吃过的话,肯定会念念不忘。至于为什么数量泛滥,却依然如此昂贵的原因,就是因为捕捞成本和运输成本太高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