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马承源在香港的一家古玩店里闲逛,却看到角落里有一套青铜编钟。旁人都道

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08-29 20:57:18

1990年,马承源在香港的一家古玩店里闲逛,却看到角落里有一套青铜编钟。旁人都道这是赝品,可马承源却对其十分的感兴趣。店主暗喜,直言表示:“你要是喜欢3万也可以。” 马承源这个人,从小在浙江宁波长大,那地方靠近海边,历史遗迹不少,让他早早对古董感兴趣。1948年他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毕业,那时候学校条件一般,但他学得扎实,专攻中国古代史和文物。毕业后先教了几年书,讲历史课,边教边自己钻研青铜器。1952年进上海博物馆,从底层做起,管青铜器保管,每天在库房里翻腾那些老物件,学着怎么辨真假。1954年升保管部副主任,负责修复工作,用工具清理锈迹,补缺口,那活儿细致得要命。他还去北京故宫交流,学全国的分类法,回来就应用到上海的馆藏上。1962年当陈列研究部副主任,组织展览,设计怎么摆放器物,让人一看就明白年代。1985年接馆长位子,一直干到1996年退休。在位时推动数字化,拍高清照片存档,还写书《中国古代青铜器》,分类商周器型,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收集上千拓片。他当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常跑遗址测尺寸。鉴定过几万件青铜器,推动国际展览,让外国学者来访。他的方法影响后辈,强调实地比对文献。 马承源去香港参加青铜器研讨会,那年秋天,会议讨论西周器物特征。他会后逛古董街,进一家小店,看到十四件青铜编钟,钟体有锈斑,纹饰是兽面和云雷纹。铭文凿刻,记录晋侯稣随周厉王巡视和征讨叛乱。学术界那时认为西周无钢铁工具刻字,许多人觉得这钟假。他仔细检查铭文位置,不影响钟振荡区,因为编钟是乐器,音律关键。抄录铭文细节,测量尺寸,铭文中断无结尾。他对比自己经验,觉得不像仿品。店里顾客多认为赝品,他没理会,继续记录。次日回店,再查钟钮和悬挂孔,无现代痕迹。讨价后买下,用现金付,打包运回酒店。安排快递到内地,到上海后放临时库房。整个过程他戴手套,避免污染,拍照多角度。钟组证明西周有刻字技术,这点颠覆旧观点。 买回编钟后,马承源在博物馆展示,同事围观测尺寸。内部会议上,专家质疑铭文技术,西周无铁器证据。现有考古不支持,许多人认定假。他坚持音律完整,伪造不会这么准。但意见分歧大,他联系邹衡,描述细节。邹衡发掘山西曲沃晋侯墓,发现盗洞,只剩两件小钟,铭文能衔接。总十六件,出自晋献侯墓。证实后,编钟定真品,中国铁器史前推五百多年。铭文提供西周政治军事资料,学者研究用。编钟入馆藏,成为展品。马承源继续鉴定,至2004年逝世。他的行动保存国宝,影响文物回收。 这套编钟叫晋侯稣钟,西周晚期,铸于前9世纪中叶,具体年份有厉王三十三年或宣王说,多倾向厉王。属于晋献侯,出土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墓遭盗掘,十四件流失香港,两件剩墓中。上海博物馆抢救十四件,山西博物院藏两件。可分两组,每组八件,大小相次,排成两列音阶谐和。铭文355字,分段凿记周厉王征东夷功绩,对西周史补充。首次出现“晋侯”字,证实一月四分月相说。铭文有历史地理价值,分析作战地点和行军路线。编钟作为打击乐器,保存好,证明西周铁器用在刻字上。这发现改写铁器起源,推进五百多年。

0 阅读:256

猜你喜欢

甜心宝贝笑弯弯

甜心宝贝笑弯弯

好好生活 积攒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