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刚满18岁的李庆轩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参军不到半年的小伙子,在上前线前做了一件让战友不解的事,从不抽烟的他,特意领了两包红塔山香烟,整整齐齐塞在军装上衣口袋里。 可每当战友想向他讨根烟解乏时,他总是护着口袋摇摇头。直到他在战斗中牺牲,卫生员从他被鲜血浸透的口袋里取出那两包烟时,才发现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写着13个字:“谢谢替我收拾的人,烟留给你们抽。” 前线猫耳洞里的日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战士们蹲在潮湿的洞穴里,压缩饼干就着雨水下咽,耳边不时传来炮火的轰鸣。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根香烟往往就是战士们唯一的慰藉。 有人注意到李庆轩口袋里始终鼓鼓囊囊的两包烟,几次开玩笑要“打土豪”,却总被他认真地拒绝。他只是轻轻拍一下口袋,眼神里有着超乎年龄的坚定。 战斗打响的那天,部队遭遇敌军猛烈火力。为掩护战友转移,李庆轩挺身而出,不幸胸部中弹。当卫生员撕开他被鲜血染红的军装时,惊讶地发现那两个烟盒竟然挡住了部分弹片。 更让人动容的是,在那包被鲜血浸透的红塔山香烟里,静静地躺着他早已写好的纸条。 这张小小的纸条,承载了一个18岁战士全部的温柔与担当。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却还惦记着要用这两包烟,感谢那些可能会为他“收拾”的战友。 #李庆博# 在那个年代,像李庆轩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战友情深,什么叫生死与共。 如今硝烟散尽,但这个故事依然让人动容。我们常说英雄无畏,但其实英雄也会害怕,只是他们选择了勇敢面对。就像李庆轩,用两包烟一张纸条,留下了最动人的告别。这种战友情,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柔与担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央视新闻《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十周年特别报道》(2024年2月)
1985年,刚满18岁的李庆轩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参军不到半年的小伙子
帝王心术
2025-08-30 12:37:26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