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60岁大伯独居,他开小卖部,每天晚上把营业款搁在床头柜里,明明放了1

王哥说世情 2025-08-30 15:52:21

浙江杭州,一60岁大伯独居,他开小卖部,每天晚上把营业款搁在床头柜里,明明放了1500元,再拿出来,只剩下1100元,他告诉儿子,儿子分析,如果要偷,肯定是全偷完,哪有只偷几百块钱?之后,又发现了少钱,他又告诉儿子,儿子说他年纪大,记忆混乱,还要带他去医院看看,大爷为证清白,要儿子装摄像头,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张大伯十分憋屈,他没记错,明明昨天往床头柜里放了1500元现金。 可是,第二天一早,他拿出来,一看只剩了1100元,他大吃一惊,赶忙把儿子叫了回来。 原来,张大伯年满60岁,他盖了一套自建房,独自在房中居住。 他不服老,还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卖部,小卖部里百货齐全,每天都能卖个千把块钱。 他每天到了晚上,会把当天的营业额数好,然后把现金带回家里,搁到他的床头柜里。 2025年5月中旬,他记得清清楚楚,他数了当天的营业额,明明就是1500元。 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他第二天拿出来一数,1500元变成了1100元。 张大伯一拍脑袋,左想右想,想不起来那400元到了哪里,他慌里慌张,告诉儿子,要他赶紧回来看看。 儿子回来,安抚老爸: 要是小偷偷钱,那他为啥不一次拿完?还要给你留个大头?小偷只偷你几百块钱? 儿子又说,你看咱家,别的东西都没有丢,偏偏就丢了你那400块钱,肯定是你记错了。 张大伯一听,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他嘴里念念叨叨,这事就这样过去。 可是没过几天,钱又少了,张大伯左想右想,难道是自己脑子出了问题? 他又赶紧把儿子召唤回来,把他的赶觉说了一遍,我每天记账,绝不会错,这钱少了好几次,绝不会是我在给你胡说! 儿子把周围看看,家里还是啥都没少,儿子说他年纪大了,记忆混乱,肯定是得了抑郁症,非要带他去医院看看。 张大伯气的眼泪都快要掉了出来,我还没那么老,我的脑子没有问题! 张大伯要求,要儿子给他装个监控,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自己老糊涂了,还是真的有小偷! 儿子一想,怪自己大意,早就该给父亲装个监控,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再一天到头,疑神疑鬼,整天说自己丢钱,整天说有小偷。 儿子立刻行动,立马把监控摄像头装到楼梯口,直对着张大伯的卧室门。 儿子连续观察了三天,果然到了半夜,一个黑影来到了家里。 那黑影一闪,来到父亲门前,蹑手蹑脚进到父亲房中。 他看起来对家里非常熟悉,他进去只花了十几分钟,就闪身而出,立刻离去。 儿子大呼,冤枉了老爸,他匆匆忙忙回来,立刻把摄像头拍下的视频给张大伯看。 张大伯一看,立刻拍案而起,我说我还不老,你还不相信我! 张大伯慌里慌张就朝当地派出所跑去,他到了地方,大呼小叫: 民警同志,我家进贼啦,真的有贼! 民警立刻进行了调查,他们根据监控里的画面,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沈某。 沈某住在张大爷家附近,他知道张大爷开小卖部,每天手里都有现金流动。 于是他就仔细观察,发现张大伯独居,儿子和他没住在一起。 他又发现,张大伯每天营业结束,都会把每天营业额数上几遍,然后搁在包里,带回家里,搁到他的床头柜里。 张大爷忙碌一天,到了晚上,他洗漱完毕,关好房门,不大一会就会鼾声大作。 张大爷睡眠极好,睡着了就听不动静,沈某观察了很久,慢慢熟悉了张大伯的规律。 他又偷偷观察家里的情况,熟悉之后,从5月中旬开始,他就趁机晚上作案。 他为了降低风险,不容易被发现,他每次就只偷几百块钱。 几百块钱够他花好几天,花完之后,他又重新来张大伯家里偷钱。 民警将沈某捉拿归案,审讯期间,他供认不讳,他每次只偷几百块钱,一共偷了6次之多。 张大伯喜气洋洋,终于证明自己没错,儿子给他道歉,老爸脑子清晰,没有任何问题! 沈某已被刑事拘留,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审判。 《刑法》第264条规定: 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 器 盗 窃、扒窃的行为。 沈某的行为符合“多次盗窃”和“入户盗窃”的构成要件。 一方面,沈某从5月中旬开始,多次趁张大伯熟睡时进入其家中实施盗窃行为。 虽每次盗窃金额仅几百元,但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即使每次盗窃的财物价值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也应认定为盗窃罪。 另一方面,沈某非法进入供张大伯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盗窃,属于“入户盗窃”,无论盗窃金额多少,均构成盗窃罪。 因此,沈某被刑事拘留,等待最后的审判。 关注@王哥说法

0 阅读:228

猜你喜欢

王哥说世情

王哥说世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